【编者按】自2021年云南省一级一等完中宣威六中帅亚高中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孟国泰先生提出的“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同一个和谐社会”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2025年10月12日,在云南省名校长、帅亚教育集团总校长何学平的领导下,学校召开了“帅亚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会”,凝聚共识、擘画蓝图。会后,老师们纷纷写下听后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今特选取姚艳丽老师的听后感予以刊发,以飨读者,共同感受这份教育初心与使命担当。

聆听睿聪高中教育实践分享的那个夜晚,宛如推开一扇高质量教育的“实景窗”。这里没有空泛的理论说教,只有“三快三简三规三品”的课堂实效、“人人都是小老师”的鲜活场景、“自育自学自理自评”的落地细节,将“三和教育”理念转化为可观、可学、可复制的实践样本。这份分享,让我对“何为高质量教育”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也为“帅亚如何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梳理出清晰的思考脉络。现结合核心感悟与行动方向梳理如下:
一、金句铭心,启思育人智慧
“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孟国泰语)——这句话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导”的固化认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凸显了教育中“赋权”的价值。我由此意识到,高质量课堂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听课者”变身“课堂的主人”。
“规则、规范、规格”——睿聪高中“三规”管理的实践,印证了“教育无小事”。规范并非束缚,而是通过细节培养学生的自律与敬畏,为成长筑牢根基。这提醒我,教育体系的搭建必须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细节中。
“快乐、快速、快捷”——以“快”提效、以“乐”赋能,解锁学校提质新路径。学校提质需兼顾“快速快捷”与“快乐”:一方面,简化管理流程、打造高效课堂,借助数字化工具同步学情、聚焦教学重点,减少无效消耗;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小老师”实践、自主管理中获得成就感,让教师专注教学创新,以积极心态驱动效率提升。二者结合,让提质有“速度”,成长有“温度”。
二、要务在肩,绘就发展蓝图
借鉴“自育课”模式,搭建“自主学习 - 对子教学 - 自评反馈”机制:在课堂中设置“小老师讲堂”,让学生围绕知识点自主备课、讲解,教师仅做引导补充,逐步培养学生“自育、自学、自理、自评”的能力。这一做法的核心是将“被动学”转化为“主动教”,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其表达与责任意识,是对“人人都是小老师”理念的本土化实践。
三、哲思入怀,洞见教育真谛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会学生“自”主,而非“管”住学生“被动”。真正的高质量教育,不是教师“教得好”,而是让学生“学得会、用得活、管得好自己”。睿聪高中的“自育课”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当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自主管理行为,才是教育最成功的“成果”。
好的教育体系,既能用“规范”守住底线,更能用“信任”激发潜能。睿聪高中“无声路队”的纪律性与“自育课”的自主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规范”是保障校园有序的基础,“信任”(相信学生能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是让个体潜能迸发的关键,二者结合才能实现“严而不僵、活而不乱”。
教育的“品质”见于课堂细节,“品格”显于学生言行,二者共筑教育“品牌”。没有扎实的课堂品质(如高效的教学方法、精准的知识传递),品格培养会沦为空谈;没有正向的品格引导(如自律、尊重、责任),品质提升也会失去方向。睿聪高中的实践证明,唯有“品质”与“品格”双管齐下,才能打造出有口碑、有温度的教育品牌。
此次孟国泰先生给予我们的指点,让我看到了高质量教育的“具体模样”——它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藏在“让学生当老师”的课堂设计里,藏在“把规范做细”的日常管理里,藏在“让个体发光”的机制搭建里。更让我明确了帅亚高级中学未来教育建设的“核心路径”:以“激活个体”为出发点,将“三和教育”思路融入帅亚实际,逐步实现“让每个师生都能在体系中成长、发光”的教育目标。
后续工作中,我将以此次感悟为指引,把想法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推动帅亚高质量教育体系从“规划”走向“实践”。
作者:姚艳丽(曲靖市帅亚高中教师)
青力点评
姚艳丽老师的文章逻辑清晰,从聆听分享的感悟切入,分三部分阐述对高质量教育的思考,包括育人智慧、发展蓝图和教育真谛。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方向,为帅亚高中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