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载花事感怀
作者:李咏璘
主播:燕 子
与花挽手自成歌,笑拈芳华醉几何。
往事温良随逝水,廿五春秋漫与说。
每一片花瓣、叶片与枝草根茎,每一枚果实,皆是时光精心制作的标本。我以双手为轴,用押花把绚烂变成可示可触摸的真实,用指尖将那些稍纵即逝的浪漫四季轻轻押制成永恒。当我轻抚这些精灵般的造物,将它们采摘、脱水、押制、安放于素纸之上时,总能感受到某种神秘的治愈。
花瓣的脉络里流淌着阳光的记忆,叶片的边缘镌刻着风的形状,果实的皱褶中藏着雨水的私语。那些被时间带走的春夏,那些被风吹散的秋冬,能在我的指间获得重生。它们也以最温柔的方式,抚平我心中那些难以言说的褶皱。
花的使命是绽放。它们在晨光中舒展,在暮色里收拢,用最鲜艳的颜色涂抹着光阴。而果实的使命更为深沉——它们要完成生命的循环。当花瓣零落成尘,果实便悄然登场,这既是繁华的谢幕,亦是新生的序章。它们不言不语,却将生命的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我的使命,便是以虔诚的仪式,将这些易逝的美丽定格封存。
每一幅花画都是我与自然签订的契约,约定将刹那芳华延展成永不褪色的诗行,画里藏着自然最温柔的启示,让凋零成为美的转场,盛开双重的美丽——自然从不需要雕琢,只需我们读懂,那些藏在枯萎里的璀璨,既是植物生命的延续,更是心灵之花的初绽。
前十五年,我把自己对花儿的喜爱、欣赏、爱护、赞美、期待,对生命的崇敬,永久定格封存…
享受花与生俱来生来的美丽,
享受生活赠予的激情,
享受做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后来十年我以心为桥,将这份与自然对话的秘语,化作三尺讲台上的春风,吹开更多爱花爱美爱生活的心灵。
在青葱校园里,我努力让这份虔诚化作点点星火。当学生们年轻的手指第一次触碰花叶果根茎的脉络,当清澈的眼眸在我的指引下发现植物的秘密,那些"美无处不在,只要你去发现,哪怕是一片白菜叶,一支豌豆尖都能成为古风韵味的点晴","银杏叶里也会藏着密码和优雅的芭蕾"的惊叹比任何说教都更触动人心。
我和孩子们共同见证:野菊在石缝中挺直腰杆的倔强,枫叶在秋霜里愈发鲜艳的从容,浆果在风雪中坚守枝头的笃定——这些静默的导师,在课桌间传递着生命的美好乐章。孩子们也教我以清亮的目光重读自然。他们用雏菊拼贴的笑脸,用梧桐叶拼出萌宠的动物,用枫叶裁裙摆,用松果搭建城堡…让押花焕发纯真的魔力。工作室和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老师 快来看…"这可是比任何乐章都悦耳的合声。
这份清欢而今已化作满园桃李指尖上的芬芳,我知道时光的韵脚正在更多生命里绵延生长…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一晃二十五年了。在装帧的间隙里,我常能听见花草们在低语:
容我一生梦未央,
花开一场亦芬芳。
不争桃李三春艳,
独守冰魂半缕香。
风细细 月凉凉
孤影何必说彷徨,
人间自有清欢在,
谢了繁华韵更长……
~~~~~~~~~~~~~~~
【主播简介】王燕燕,播音名燕子,热情开朗的山东人,退休后选择春城昆明开启诗意晚年,爱好广泛,特别喜欢朗诵和太极拳。朗诵作品涵盖古典诗词与现代散文,多次登台参与诗歌朗诵会及文艺汇演,在多个网络平台累计发布朗诵作品上百篇,播放量高达几十万。和燕子一起,在声律平仄间感受文字的温度,于太极云手中拥抱生活的雅致!
*~*~*~*~*~*~*~*~*~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真 真
主编 曹立萍
副主编 真 真
常驻作者
毛诗奇 欧之德 杨振昆 邵春生
周艳珍 真 真 杨艳秋 孙大虹
李文选 张家贵 苏建华 陈怀志
高春林 王礼贵 李敦伟 杨杭澄
曾玉龙 高国斌 姚顺忠 沈道明
龚太美 胡连勇 耿 良 陈吉生
段 锡 段飞虎 徐宽叙 陈 杰
周 密 陆廷荣 邵莉萍 刘 玲
蓝 鹰 邓耀泽 岳霞丽 曹立萍
李松祥 汤 林 李琼惠 毛秋实
焦玉琼 阿佤一枝花
常驻主播
邓耀泽 文 鹤 燕 子 赵 文
左莉明 一 萍 汪玉丹 刘 敏
秦 芳 杨艺琳 萧 沣 月满西楼
吉 晶 歌者常乐 祥云
本栏目是一个公益文学园地,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投稿文章以诗词、散文、杂文、科普、故事、微小说、文艺评论等原创作品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向,不得涉及政治、宗教。拒绝低俗不雅文字,作者应对文章内容负责。本栏目为作者和主播提供公益休闲娱乐文艺平台,作者、主播、编辑均无稿费报酬。
若2个月后仍未发布的稿件作者可另行处理。
翰墨无食能养性 诗书非药可医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