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诗路:感恩与悦读诗苑的温暖同行
文/文娟
2020年,那是个寻常的日子,因为青荷团长,我与悦读诗苑的缘分有了起点。我们相遇是在一次聚会上,她笑着对我说,喜欢读诗吗?可以来我的团队,我们每周都有练习,在老街坊影院你可以过来尝试一下,我如约而至,心里一点底也没有。那天她分给大家每人一张诗稿,把诗稿分成段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读一段,然后分享大家的感受,就这样,我这个对诗歌一窍不通的“小白”,怯生生地踏进了诗苑的大门。
初入诗苑时,我连断句都摸不准,捧着诗集只会机械地念字。每当我手足无措时,青荷团长总会先把诗友们召集起来,围坐在老街坊的影院厅,让大家先自由分享感受——有人说“‘天街小雨润如酥’的‘酥’字,像摸到了春天的软”,有人说“‘独钓寒江雪’读着就觉得静”,那些热烈又真诚的交流,慢慢驱散了我的紧张。而她自己,也总会在大家聊完后,走到我身边,面对面地指导:手指点在“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诗句上,逐字教我找节奏,“‘鸣’字要轻,像鸟儿的叫声飘过来”;一句诗我读得生硬,她就陪着我一遍遍练,从字音到情绪,细致得连“柳”字的尾音该拖多长都耐心提醒。
那些年,诗友们围坐的场合成了我最期待的时光——我们每周相聚在一起,读诗、论诗,偶尔有人读错了,大家笑着纠正,再一起重新朗读;青荷团长听我们分享读诗的收获,再适时点拨几句。就在这样的陪伴里,我慢慢从只会跟读的“小白”,变成能站在台前分享感悟的人,甚至能准确读出诗句里藏着的喜怒哀乐。
如今五年过去,我在悦读上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青荷团长当初的引领和后来的耐心指导,也离不开诗友们围坐相伴的温暖。悦读诗苑于我,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社团,而是青荷团长为我打开的一扇窗,是诗友们陪我走过的一段路,更是我在文字里成长、收获热爱的港湾。这份缘,往后的日子里,我会一直珍藏。
文娟
2025年9月12日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