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青松,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文化部艺术库画家、中国报导特约艺术家、湖北省书画家协会武汉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长江人文山水画院院士驻院画家、武汉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文联艺术界联合会“江汉八友”成员、加拿大签约画家、武汉“艺拍即合”文化传媒特聘画家、武汉新洲书画家协会艺术指导、武汉书画研究会骨干会员、新洲老年大学国画教师。
笔墨行山水,心韵铸乾坤——论操青松先生的山水画艺术
操青松老师的的山水画,是一场笔墨与心灵的深度对话,是传统山水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诗意绽放。他以笔为舟,以墨为桨,在山水的天地间畅行,将自然之美、人文之思与个人情志熔铸于尺幅之间,构筑出独属于他的山水精神世界。
在操青松老师的的作品里,我们能清晰看到“皴法”的精彩演绎。无论是表现山石纹理的“斧劈皴”,还是展现山峦肌理的“披麻皴”,都被他运用得娴熟自如。那粗细变化、浓淡相间的线条,似是与古人对话的密码,传递出传统山水的笔墨神韵。他笔下的山峦,并非对自然山石的简单摹写,而是通过笔墨的提炼与升华,将山石的质感、体积感与神韵完美融合。每一道皴擦,都仿佛是岁月在山石上留下的痕迹,饱含着历史的厚重感。
构图上,操青松老师的也深得传统山水“高远”“深远”“平远”之法的精髓。近景的山石树木、中景的屋舍桥梁、远景的层峦叠嶂,层次分明又相互呼应,营造出“咫尺山林,千里江湖”的深远意境。这种构图方式,不仅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空间之美,更暗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将人、建筑与自然山水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之中。
然而,操青松老师的的山水画并非一味地复古,他更注重师法自然,从真山真水中汲取灵感,将自然的万千气象内化为心中的山水意象。他走遍名山大川,观察山川的阴晴变化、四季更迭,将自然的鲜活气息融入笔墨。瀑布的描绘尤为动人。那飞流直下的水瀑,并非是刻板的线条组合,而是通过笔墨的泼洒与晕染,表现出水流的动感与气势。水墨的浓淡干湿在宣纸上自然交融,仿佛能听到瀑布冲击山石的轰鸣声,感受到水汽扑面而来的清凉。山间的树木,也因季节与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丰富的形态与色彩。春日的新绿、夏日的苍翠、秋日的金黄、冬日的枯荣,都在他的笔下得到生动的展现,每一片树叶、每一根枝条,都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律动。
操青松老师的眼中的山水,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他以一颗敬畏自然之心,去捕捉山水瞬间的美,再以笔墨将其定格。这种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让他的作品超越了对自然表象的描摹,而上升到对山水精神的表达,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画面中的屋舍、桥梁、行人,并非只是点缀,而是先生情感的载体。山间的小屋宁静而温馨,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树林,一条小径通向远方。这小屋,仿佛是先生心中的精神家园,象征着在喧嚣尘世中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画中的行人,或独行于山间小径,或驻足于桥头观瀑,他们的姿态与神情,也传递出不同的心境,或是悠然,或是沉思,让观者能从中感受到人生的百态。
色彩的运用,也成为操青松老师的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他突破了传统水墨山水以黑白灰为主的色调限制,巧妙地融入一些鲜艳的色彩。那一抹亮丽的红色,不仅点染出秋天的绚烂,更传递出一种热烈、饱满的情感,让画面在古朴中透出活力,在沉静中蕴含激情。画面的构成更加简洁明快,一些作品采用了新颖的构图形式,如圆形构图、方形构图的组合等,使画面更具现代感。同时,他对笔墨的运用也更加自由、大胆,不再完全受传统技法的束缚,而是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地运用泼墨、破墨、积墨等技法,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操青松老师的的山水画,是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心灵、技法与情感的完美融合。他以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为根基,以对自然的真切感悟为源泉,以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为灵魂,在山水画的创作领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中国山水的大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一位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操青松先生的山水画如同一股清流,让人们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也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他是山水世界的精神守望者,用笔墨守护着那份亘古不变的山水情怀与文化理想。
操青松老师的山水画,似有一股魔力,能将观者瞬间拽入他所营造的山水世界,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从笔墨技法来看,操老师对传统的继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笔下的线条,灵动而富有韧性。勾勒山石轮廓时,那线条或粗重,彰显山石的雄浑厚重;或轻细,表现山石的峭拔灵秀。在用墨上,更是深谙“墨分五色”之妙。以淡墨晕染山峦,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氛围,恰似山间清晨的薄雾,轻盈缥缈;用浓墨点染树木枝叶,展现出树木的蓬勃生机,仿佛能听到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再看作品的意境营造。操青松老师擅长将自然之景与人文之情相融合。他画中的山水,不只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宁静的村落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山间小径上有农人缓缓而归,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景象跃然纸上。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山水之美,更能体会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恬淡心境。他用画笔描绘出的,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操青松老师的山水画,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是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诠释,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无尽的艺术滋养。
操青松老师的这组国画作品,尽显传统艺术之美与画家的匠心独运。以牡丹题材的画作而言,无论是圆形构图里娇艳盛放、似引蜂蝶沉醉的牡丹,还是长幅中色彩丰富、花团锦簇,伴着蝴蝶更显灵动的牡丹,都将牡丹“花中之王”的雍容华贵展现得淋漓尽致。先生运笔流畅,色彩晕染自然,花瓣的层次与质感通过水墨与色彩的交融巧妙呈现,墨色的叶子则为花朵衬出蓬勃生机,尽显牡丹的端庄与艳丽,传递出对美好与富贵的期许。
操青松老师的里的梅花,枯劲的枝干与艳丽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墨色的浓淡变化刻画出枝干的苍劲虬曲,而那点点红梅,似在料峭寒风中傲然绽放,传递出坚韧不屈、报春而来的精神气韵,让观者感受到梅花凌霜傲雪的风骨。红竹的色彩热烈明快,几只飞鸟姿态灵动,为画面增添了活泼气息。红竹的笔墨酣畅,既有着竹子的挺拔之姿,又因红色的运用多了几分秋的绚烂,飞鸟的点缀让整个画面动静相宜,仿佛能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尽显秋日里的生机与乐趣。
枇杷的作品,墨叶繁茂,金黄的枇杷果实饱满圆润,在墨叶的衬托下愈发鲜亮诱人。操青松老师的对枇杷果实的刻画细致入微,色彩明快而不艳俗,叶片的墨色浓淡相宜,展现出枇杷树的盎然生机,传递出丰收的喜悦与对自然馈赠的赞美。
操青松老师的山水画,是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心灵、技法与情感的完美融合。他以深厚传统功底为基,以自然感悟为源,以个性化情感表达为魂,在山水画领域走出独特之路。其作品让我们领略山水大美,更感受到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对自然生命的热爱敬畏,在快节奏社会中,如清流般为人们提供宁静精神家园,也为山水画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