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七令•雁南飞(白居易体.押第七部韵)
唐增虎(山东)
鹓。
别腊,
趋暄。
擎霜翮,
窜寒烟。
程随云薄,
音传穹延。
风柔催客路,
途远仗穹翩。
芦荡暂栖理毳,
沙汀徐步衔边。
来岁春声邀细雨,
重还故苑觅旧缘。
蝶恋花•秋绪(冯延巳体.押第四部韵)
唐增虎(山东)
残叶辞枝风暗度,砌下寒蝉。
絮语添愁绪,雁阵横天云色暮。
疏篱菊绽香盈路,独倚危栏怀旧侣。
月浸西窗,烛泪凝霜露。
欲寄锦书无处渡,秋声渐紧催寒序。
相思引•咏苹果(袁去华体.押第二部韵)
唐增虎(山东)
丹实垂枝缀浅黄,露濡香沁透疏篁。
风摇影动,甜脆惹柔肠。
曾伴春晴沾晓露,今凝秋韵抱清光。
一枚在手,暖意赛琼浆。
诗歌:《变压器》
唐增虎(山东)
铁与铜缠绕成沉默的山
把远方奔涌的高压
捏成220伏的暖——
是灯珠里跳动的星
是机床喉间的力
它懂所有电流的语法
用电磁的密语
把千里之外的光
翻译成灶台的火
生产线的响
别碰那道看不见的墙
它捧出光明时
也藏着雷霆的重量
好好待它
像待掌心的火种
让每一度电
都走在安全的路上
散文:《博味酥锅》
唐增虎(山东)
博山人的年味里,总飘着一缕酥锅的香。它是鲁菜博味里的“老大哥”,和春卷的脆、硬炸肉的焦、豆腐箱的鲜、汇菜的醇并排站着,早成了街头巷尾念得熟的家常名味。
这酥锅的根,扎在一段老故事里。说是早年博山人过日子精省,把家中剩下的肉骨、菜头、干货凑在一起,加了酱油冰糖慢炖,竟炖出一锅酥软入味的好东西。一来二去,这“凑出来的美味”就成了勤俭持家的活招牌,传到现在,倒成了博山人的骄傲。
如今的酥锅早不是当年的“凑菜”了。鲜鱼去鳞,嫩鸡切块,精肉焯水,再配上泡得软乎乎的海带、白净的白菜、滚圆的丸子,一层层码进大砂锅里。文火慢煨大半天,肉酥得脱骨,菜吸足了荤香,连汤汁都稠得能挂在勺边。逢年过节,砂锅盖一掀,满屋都是酱香,盛一碟是家宴的硬菜,装一盒是走亲访友的心意——这锅酥软,早把日子的烟火气,炖成了博山最浓的味。

编者简介:艾兰,本名王凤,曾用名蓝雪花,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微信qq118490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