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份散发着墨香的获奖证书,颁发给了底张乡古村村的张应范,以表彰其书法作品入选洛宁县首届群众书画展并得以出版。
张应范入选的作品为书写诗词《咏梅》。其凭借独具一格的书法笔触,对经典诗作予以诠释,淋漓尽致地彰显出非凡的艺术品位与精妙的构思,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创作视角。

细细观赏其作品,宛如村庄清晨那晶莹剔透的露珠,又似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婉约动人,令人赏心悦目。每一笔一划,皆自然流畅,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张应范生于1962年,高中毕业后便回乡务农。他并非科班出身,也无名师指点的优势。然而,不同于其他同龄人,农忙时他辛勤劳作,闲暇之余,别人放松娱乐,他却痴迷于书法,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
他借书法缓解田间劳作的疲惫,以艺术陶冶情操,用行动与汗水弥补专业上的不足,终收获诸多荣耀。
生活中,他为人友善,公道正派,连续当选村干部。逢年过节或邻家有红白喜事,义务书写对联、帮忙操劳成了他的“惯例”,在村中威望颇高。
农闲时,他以独特方式在田间地头、邻里之间留下一幅幅充满泥土气息的时代印记。

2022年,其作品在“文圣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2024年,加入全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今年6月,又积极参与“大地流彩,幸福黄河”第一届沿黄九省(区)和美乡村农民书画作品征集活动。
张应范的人生经历,犹如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充分且有力地表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法这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并无贵贱之分,它超脱于职业、身份以及地位的限制。哪怕一个人身处偏远的农村,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与艺术资源的集中地,同样能够在书法领域大有作为。张应范正是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向世人证明,书法绝非仅仅是上流人士所独享的高雅艺术,而是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生活之中、源于那质朴泥土的艺术追求。
底张乡:刘丰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