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记》到《南山桃园赋》的精神对话——评宋俊忠《南山桃园赋》
魏佑湖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我们推开了通往理想世界的山门。那方藏于溪林深处的桃源,既是魏晋乱世里一抹温柔的亮色,更是穿越千年时光,仍能叩击现代人心灵的精神原乡。它不似浓墨重彩的画卷,却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安宁与纯粹,让每一次重读,都如初见般心生向往。这是陶渊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超脱现实的 “乌托邦”。而宋俊忠先生的《南山桃园赋》则描绘了一处可感可及的 “现世桃源”。二者虽同以 “桃源” 为核,却在空间属性、精神内核与生命态度上形成鲜明对照,共同书写了中国人对理想居所的永恒追寻
“以景寄情、由物悟道”。于字句间绘桃源盛景,在山水里觅养心真意的《南山桃园赋》,以济水泰山间的仲宫西泉泸桃园为引,用细腻笔触与充沛情感,铺就了一幅兼具声色味趣与哲思的当代桃源,勾勒出一幅兼具视觉美感与精神内涵的南山桃园画卷。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也是对都市人心灵归处的探寻,堪称一篇意蕴丰厚的佳作。
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是远离尘世的 “异空间”,具有强烈的隔绝感。入口隐蔽,需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仿佛是与现实世界割裂的独立维度。内部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居民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过着与世无争的封闭生活,一旦离开便 “遂迷,不复得路”,成为永远无法复现的理想幻境。
《桃花源记》的精神内核是 “避世”,源于对现实的失望与逃离。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战乱频繁、官场黑暗,他笔下的桃源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桃源居民躲避 “秦时乱” 而在此定居,本质上是对外部动荡世界的逃避,桃源成为人们躲避苦难的 “避难所”,寄托着对无纷争社会的向往。
《南山桃园赋》的精神内核是 “养心”,是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升华。作者并未否定现实,而是在现世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文中明确提出 “此非避世之逃,实乃养心之悟”,人们来到桃园,不是逃避 “红尘滚滚,世事烦扰”,而是在此 “花时赋句”“果熟作诗”“手谈泼墨”,在自然与雅趣中沉淀心灵,获得精神滋养,是对积极生活态度的诠释。
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是 “静态” 的,追求永恒的安稳。桃源内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状态恒定不变,没有四季更迭的鲜明印记,也没有外界的变化干扰,是一种理想化的静态平衡。这种安稳虽美好,却缺乏现实的流动性,更像一种凝固的梦境。《南山桃园赋》中的桃园是 “动态” 的,展现四季循环的生命活力。
作者细致描摹桃园四季之美:春有 “花沸”,夏秋有 “果垂”,冬有 “虬杆裹冰晶”,四季更迭中尽显自然的生机与韵律。这种动态不仅体现了自然的规律,也暗合 “天道”,人们在四季变化中体验不同的生活乐趣,既有 “夜炉煨芋香” 的闲适,也有 “客商问价忙” 的热闹,展现出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
从陶渊明的 “异世桃源” 到宋俊忠的 “现世桃园”,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从未停止。前者是乱世中对纯粹安宁的渴望,后者是盛世里对心灵归真的追求,二者虽语境不同,却共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安宁与自由的永恒向往。
从陶渊明笔下的 “遂迷,不复得路” 的异世幻境,到宋俊忠文中 “济水之南、泰山之阴” 的现世桃园,两处世外之境跨越千年,完成了一场关于 “理想居所” 的精神接力。前者是乱世中对 “避世安宁” 的绝望追寻,以虚幻的隔绝对抗现实苦难;后者是盛世里对 “养心归真” 的从容守护,于真实的烟火中安放心灵。
它们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精神诉求,但共享着中国人对美好、纯粹与自由的永恒渴望。桃源从未消失,它只是从 “不可复寻” 的梦境,变成了 “唤友呼朋可至” 的栖居地,永远在文字里、在人心间,为每一个向往安宁的人,留存着一方精神净土。
我想,这就是宋俊忠先生《南山桃园赋》留给我们最好的人生启示。
魏佑湖简介:济南莱芜人,莱芜文化英才。原莱芜市文史馆馆员,莱芜区“史敢当”红色历史专家研讨组成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写作学会莱芜写作中心副主任、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文学作品在四十余家报刊杂志平台发表四百余万字,被《齐鲁文学作品展》收入,被竹庐文艺评为全省“十大散文家”,曾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报告文学金奖,“羊祜文学奖”,“孙犁散文奖”,“全国散文评选”一等奖,“吴伯箫全国散文”大赛散文奖、理论奖,“鲁新知”杯首届全国吕剑诗歌大赛金奖。有上百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获省以上奖。著有文集《鱼跃鸢飞》,诗集《山音海韵》、《清柳河溪》,散文集《文心荷境》、《杖藜行歌》。
链接:
南山桃园赋
◎宋俊忠
济水之南,泰山之阴,有万亩桃园藏于仲宫西泉泸。春分过而枝苏,谷雨至而花沸。但见千株胭脂点翠,万树云霞烧空:或含苞如豆,欲语还休;或怒放成海,灿若星河。蝶翅沾粉而沉,蜂须带蜜难飞。风过处红雨簌簌,日斜时暗香浮动,恍入武陵桃源,不知秦汉魏晋。
迨至夏秋之交,青桃渐染绛色。朝露凝琼浆,午日镀金芒,压枝果实垂如累卵,掰之则蜜汁溅齿,嚼之则甘润穿喉。更有黄桃如琥珀,油桃若紫玉,蟠桃叠雪晶,皆沉甸甸挂满南坡北峪。村姑担筐往来笑,客商停车问价忙,小径蜿蜒皆成锦绣走廊。
然则四时之趣,岂独在花果?冬雪埋枝时,虬杆裹冰晶,恰似水墨丹青;夜炉煨芋香,晨雀啄冰凌,别有洞天幽趣。四季循环如卦,阴阳交替成诗,此间暗合天道,非尘世所能参透。
红尘滚滚,世事烦扰。何不唤友呼朋,寻此隅桃源?花时可赋“人面桃花”句,果熟可作“蟠桃盛宴”诗。或手谈于石枰,落子惊飞雀;或泼墨于草亭,飞白化流云。虽歌不和五音,然山泉自可协律;虽酒不过村醪,然清风足能醉人。
待月上南山,蛙鼓虫弦并起,提浊酒一壶,佐新葱嫩瓜,草庐而坐。但见星垂平野,萤火参差,恍惚间竟不知人间几何。此非避世之逃,实乃养心之悟——天地大美而不言,桃李成蹊何必问?
2025年9月15日于桃盛家庭农场南山文学园
作者简介:宋俊忠,笔名寒竹,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第五届、第六届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著有《玫瑰诗情》《旅踪游思》《心香一瓣》等,代表作《超然楼赋》《济南泉水赋》《济南柳赋》《济南荷花赋》《万松浦书院赋》等。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