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匠绘风华
——记画家王喜松的艺术情怀
付朝兰
君可知,春日牡丹在纸上永驻芳华靠什么?池畔锦鲤怎样在墨中跃出灵动?让我们走进画家王喜松老师,一一来展示。王老师以一支兼毫笔、一方砚台,将生活里开放的花儿水中游动的鱼儿加上岁月中的沉淀,化作宣纸上的姹紫嫣红与鳞光流转。您看他的画,不止是花鸟的描摹,更是对美好人生的深情诉说。
王喜松的笔墨里,藏着“工”与“意”的交融,更藏着对生活的赤诚。他尤擅牡丹、锦鲤与虾,笔下的牡丹从无艳俗之态:胭脂淡染花瓣,墨色轻勾花萼,似将春日晨露凝于纸上,既有“花开富贵”的吉祥意,又有文人画的清雅气;画中锦鲤更显灵动,鳞光随笔墨流转,尾鳍似逐水而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鱼戏莲叶间”的鲜活,让人仿佛看到宣纸下真有一汪清水在漾;至于虾,他承齐白石老人遗风,虾身通透如琉璃,须足纤细有筋骨,几笔淡墨便让虾“活”了过来,见得出数十年基本功的扎实。
这份笔墨功底,源于他“双面人生”的坚守。退休前,他是卫生系统里守护健康的医者,白天问诊问药、心系患者;下班后,他便铺纸研墨,在花鸟世界里寻觅初心。医者的仁心让他懂生命之珍贵,画者的匠心让他惜笔墨之真诚——这份跨界的经历,让他的画格外有温度:没有刻意的炫技,只有对美好事物的纯粹表达;没有空洞的抒情,只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恰是这份“不疾不徐、踏实耕耘”的态度,让他在艺术道路上稳步前行:他巡师访友,与朱朱、李彤、刘广罕等书画名家交流讨教;他屡参大赛,从中华第八届“九洲杯”的二等奖到“尚耀杯”的优秀奖,每一份荣誉都是对他笔耕不辍的认可;如今,他身兼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齐鲁书画院青岛分院理事等职,身份在变,对绘画的热爱却从未褪色。
更难得的是,王喜松的画能走进寻常人心。他的作品不仅陈列于展厅,更常出现在百姓的客厅——因为画里有“花开富贵”的朴素愿景,有“鱼虾沸腾”的烟火气,没有距离感,只有亲切感。藏友们爱他的画,不仅爱笔墨的精致,更爱画中传递的希望:牡丹绽放是日子的红火,锦鲤游动是生活的鲜活,虾的灵动是岁月的生机。这份“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创作,正是他的画能引发共鸣的根本。
一支笔,绘尽花鸟意;一颗心,藏满人间暖。王喜松用笔墨告诉我们:艺术从不是高高在上的点缀,而是源于生活、滋养心灵的养分。他从卫生岗位到艺术天地的跨越,是新时代普通人追逐精神梦想的生动写照;他笔下常开的牡丹、常游的锦鲤,是对美好生活最真诚的祝福。这样的画家,这样的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因为每一笔墨里,都藏着岁月的温柔,每一幅画里,都装着生活的诗意。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