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四百零五)》
作者:张志江(北京)
四百零五
智斩王双
力拔山兮威冠世,
戈挥计拙略如烟。
须臾撒手空孤愤,
涕泪埋头向九泉。
注:起句“力拔山兮威冠世”,指(类似项羽)曹魏武将王双,使用六十斤大刀和流星锤等武器,战斗力相当强悍。三合斩杀蜀汉两将,与联手而战的王平、廖化、张嶷激战不落下风。令蜀汉众将闻之胆寒;承句,王双蛮勇无谋,中诸葛亮计谋;转句“须臾撒手空孤愤”,王双发现营寨遭袭起火,匆忙回援。行至山口,突遇伏兵四起,慌乱中被魏延一刀砍于马下;合句“涕泪埋头向九泉”,喻蛮勇必败。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生动描绘了王双从巅峰到陨落的瞬间,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咏史绝句。
诗歌赏析
1. 开篇造势,对比鲜明
首句"力拔山兮威冠世",化用项羽典故,直接将王双的勇猛推到极致;
次句"戈挥计拙略如烟",形成强烈反差,点明其有勇无谋的本质。这种对比为人物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2. 转合有力,意境苍凉
第三句"须臾撒手空孤愤",用"须臾"强调死亡之快;
"空孤愤"三字道尽英雄末路的无奈与不甘;
末句"涕泪埋头向九泉",以形象的动作描写,渲染出悲壮凄凉的氛围,令人唏嘘。
3. 结构严谨,咏史见志
全诗符合七绝起承转合的结构要求,借王双之死表达对"蛮勇必败"的历史思考。既是对《三国演义》情节的艺术再现,也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感悟。
艺术特色
用典自然:化用项羽典故,增强文化底蕴
炼字精准:"空"、"向"等字表现力极强;
意境完整:短短四句展现了人物的一生;
寓意深刻:在咏史中传达出普世价值。

这首诗不仅是对《三国演义》中王双这一人物的生动刻画,更是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引发读者对智慧与力量、谋略与勇气关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三十)》
作者:张志江(北京)
三十
衣带诏(押鱼韵)
往事堪羞颁诏旨,
衰年自笑写除书。
千秋陌上朝勾践,
万世尊前拜子胥。

注:“堪羞”,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除书”,拜官授职的文书,选任官员的花名册。喻衣带诏;“陌上”,田地及田间小路。喻天地;“勾践”,典故。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喻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子胥”,典故。春秋末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衣带诏事件,最终失败。

张志江,字乐天,号观潮散人。北京八大处。偶有小作散见于相关载体。其【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系列作品】等,被优选进《百度》、《今日头条》等数十家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