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弋番摄影报道)
在平顶山市西苑路的街角,藏着一家不足十五平方米的杂货店。它门面不起眼,口碑却在街坊邻里间传得很远——货架码得比人高,从针头线脑到日用百货,上千种小商品挤得满满当当,总能解决居民们“别处买不到”的小难题。
“方便大家,就是我开店的本分。”75岁的店主张彦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1969年底当的兵,入伍一年多就入了党,退伍后在漯河老家当过乡村教师,退休后到平顶山开起小店补贴家用。这位不爱讲大道理的老兵,心里揣着最实在的生意经:“挣钱要挣踏实钱,昧良心的活儿咱不干。”
熟客都知道他的“软心肠”。遇到手头紧的老人来买东西,他常悄悄抹去零头,甚至干脆不收钱;帮养蜂人代卖蜂蜜,他一分钱不加,说“让大伙儿吃得起比啥都强”;就连帮人代卖牛奶,也经常按原价卖。遇上忘记带钱的顾客,他大手一挥让人家先把东西拿走,即使不认识也这样做;有个陌生的年轻人囊中羞涩想借钱坐车,他也毫不犹豫。
店门外就是菜市场,每到傍晚,张彦召总会多留个心眼。看到有年龄大的菜农没卖完蔬菜,他总会主动全部买下、当场付钱,让他们能早点回家。这些菜,他要么平价卖给邻居,卖不完的就自己留着吃。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张彦召的故事都藏在一单单“少挣钱”的生意里。正是这许多的凡人小事,像点点星光,把“善良”两个字照得格外明亮。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