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有尺,忍让有度
王淑敏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提问:为什么越是对一个人越好,越是不被珍惜?是我不够好吗?高赞回答颇为戳心: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太好了。就是因为对谁都好,你的好,就变得格外廉价。正如《人间失格》里说: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成年人的关系,不是费力讨好,就能换来笑脸相迎。也不是掏心掏肺,就能换来感激不尽。
姿态过低、脾气太好,受伤的只会是自己。永远记住,在任何关系里,不要做一个廉价的人。人生在世,一直唯唯诺诺,只能任人宰割。相反,真正能成事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匪气。这里的“匪气”,不是指鲁莽,也不是指满口脏话,而是指在关键时刻敢于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敢于捍卫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经历过后才发现,当你变得“不好惹”时生活突然变得舒服多了。
作家黄启团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而这世上,懂事的人都在承受委屈,善解人意的都不被理解,体谅别人的人都不容易被体谅。痛过一次就会明白,成熟不是一味迁就和让步。而是在该拒绝的时候不手软,该狠心的时候不退让。抬高自己的姿态,亮出外在的锋芒,才能洒脱过好下半生。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所以大胆的去发泄吧,发疯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但至少会让我们更快乐一点。原来以为,自己善良的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对自己温柔以待。可现实往往很打脸,自己在他人的眼里,并不是善良的代名词,而是成了软弱可欺、智商情商不够的代名词。毫无原则的善良,只会助长人性的恶。当你最弱的时候,遇到的坏人最多,欺负你的人最多,受委屈的时候也最多。
世界就像个欺软怕硬的坏蛋,人本身也喜欢欺负老实人。因为他们知道你好欺负,甚至不用担心会被报复。当然,你内心可以柔软,但外壳必须坚硬。内心柔软是为了更好地接纳世界,外壳坚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你的善良需要带一些锋芒,该强硬该反抗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软弱退缩。然后尽量去提升自己,只有你有足够的气场,这世界才会对你温文尔雅。
《生活大爆炸》里说:你太善良了,这个世界将把你啃得尸骨无存。我们总是喜欢以和为贵,起了争执也宁可自己受点委屈,以息事宁人。而现实生活中,“人善被人欺”的事情太多了。事事都顺着他人却忽视了自己的利益只会招来别人的轻视。有时候,我们也希望,一时的忍让能够息事宁人。殊不知,过度的忍让,只会让他人得寸进尺。在犹太教奉为圭臬的《塔木德》里,人们往往用“萨布拉斯”来形容犹太人,“萨布拉斯”翻译成汉语就是“仙人掌”的意思。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就应该和仙人掌一样:内心柔软,外表带刺。仙人掌无法成为娇艳的花朵,但因为长满了尖锐的刺,却可以保护自己柔软的心。做一个心存良善但不好惹的人,才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人,宁可为狼,也别做软如绵羊,只能任人宰割。为什么别人敢在你身上做坏事,就是因为你让人觉得在你身上做坏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人性就是如此,你越是步步退让,对方越是肆无忌惮。偶现狼性,才能保护自己宽容有尺,忍让有度,你就会发现,身边的坏人会变得越来越少。软绵绵的羊,最终成为餐桌上的美食;而凶狠的狼,成为了原野上的王。只有你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才会把你真正当回事。很喜欢顾城的两句小诗:玫瑰佩戴着锐刺,并没有因此变为荆棘。它只是保卫自己的春华,不被野兽们蹂躏。生出棱角,长出尖刺,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
武志红说:“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最后,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面对他人的予取予求,一味妥协,一味接受,只会让自己身心俱疲。学会拉黑一个人、试着拒绝一件事,并不会对谁造成多大伤害。当你硬起心肠,变得不好惹时,世界反而会对你温柔以待。不是因为凶狠让世界温文尔雅,而是因为自己的底线让周围人对你心生敬畏。当自己的底线越清晰,原则越坚定的时候,别人才知道该如何和你相处。这是保全彼此的最好的方式。当你变得不好惹时,世界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做人,宽和退让是一种涵养,偶尔计较是告诉别人你不是傻子。前者是格局,后者是底线。格局不是任何时候都一味的吃亏和忍让,而是该亮剑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拔剑。永远记住,你的好,要给值得的人。
(本文首发于2023年9月27日《寿光日报》)
作者简介
王淑敏,济南市济阳区新市镇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阳区作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散见于《语文报》《寿光日报》《新济阳》《禹城市报》《新商河》、中国作家网、都市头条、今日头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