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民警郑亮:用生命最后一挡,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
编者按:
37岁的生命,在执法现场的最后一挡中定格;15年的藏蓝生涯,用2585起警情、零投诉的答卷书写忠诚。郑亮同志以身体为盾护住他人,用未赴的父子旅途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重量。本文循着他的事迹,还原一位普通民警的坚守与担当,致敬每一位默默守护万家灯火的政法干警。
37岁民警郑亮:用生命最后一挡,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
张庆明
2025年9月26日的辽北夜色,比往常更沉几分。铁岭市西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的灯光下,中队长郑亮刚把最后一份警情记录叠好,指尖还沾着打印机未干的墨痕——从清晨7点到晚上8点,13个小时里,他只在两起警情的间隙,啃了半块凉透的火腿面包,对讲机里的声音虽有些沙哑,却没跟身边年轻民警小周说过一句“撑不住”。
“县城东环路有事故,有人受伤!”20时15分,急促的警情打破短暂的平静。郑亮猛地抓起搭在椅背上的警服,拉链“哗啦”拉到顶,转身就往警车跑。小周后来总想起路上的画面:郑亮盯着手机里的海洋馆攻略,嘴角带着笑,“我儿子盼了大半年,说要去看白鲸,等这阵忙完就带他去”,路灯的光落在他眼里,亮得像藏了星星。没人能预料,这句关于“团圆”的期待,会变成永远的遗憾。
一、生死瞬间:那声“靠边”与最后的守护
东环路的事故现场,车灯在夜色里划出刺眼的光。郑亮刚下车,就注意到一名浑身酒气的男子——对方缩在路边,声称只是“路过”,但攥紧的衣角沾着车祸残留的车漆,眼神躲躲闪闪。15年的交管经验让郑亮瞬间警觉:这人大概率是肇事车辆的实际驾驶人。
“这里车来车往太危险,跟我到人行道做笔录。”郑亮上前一步,伸手想拉男子往安全区走。可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引擎声突然逼近——一辆SUV没减速,径直朝两人冲来!千钧一发之际,郑亮没有躲,反而把男子往身后狠狠一推,同时爆发出一声嘶吼:“靠边!”
下一秒,剧烈的撞击声在夜空里炸开。郑亮像一片被狂风掀倒的叶子,重重摔在冰冷的路面上。那身他穿了15年的藏蓝色警服,很快被血迹染透。小周冲过去时,郑亮的手还保持着“推开他人”的姿势,手指微微蜷缩,却再也没能睁开眼。
二、15年藏蓝路:数字背后的“为民小事”
“郑亮从警15年,处置2585起警情,破33起逃逸案,零投诉,收35面锦旗、16封感谢信。”西丰县公安局的荣誉墙上,这些曾被郑亮当作“本分”的数字,如今成了他最鲜活的“名片”——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藏着一件“记在群众心里的小事”。
2585起警情里,有2023年暴雨夜的“水中推车”。那天县城主干道积水没过膝盖,一辆轿车在水里熄火,车内老人突发心脏病。郑亮脱了鞋跳进水里,冰冷的泥水灌进裤腿,他却只顾着弓着腰推车,200多米的路,推得浑身是汗,直到把老人送进救护车,才发现自己的脚被碎石划了道大口子。老人家属后来送锦旗时说:“郑警官当时抱着老人跑,比我们家人还急。”
33起逃逸案中,最让同事难忘的是2024年那起农用三轮车撞人案。受害者是位独居老人,家里只有个6岁的孙子,没记下肇事车信息。郑亮带着团队,连续3天3夜扎在乡间小路,挨家挨户问,终于在邻县的修理铺找到线索。当他把赔偿款送到老人手上时,老人拉着他的手哭:“郑警官,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而“零投诉”的秘诀,是郑亮刻在骨子里的“耐心”。有次两名司机因剐蹭吵得面红耳赤,郑亮没急着下结论,先给两人倒了杯热水,再蹲在地上,拿着事故照片一点点分析责任:“你看,他变道没打灯,但你车速也快了点,各让一步多好?”最后两人不仅和解,还互相留了电话,说“以后开车遇到事,就想想郑警官的话”。
三、未赴的旅途:他的精神留在每寸守护的土地上
郑亮牺牲的消息传来,西丰县的很多人都红了眼。曾受他帮助的王大爷,拄着拐杖到公安局门口,手里攥着一袋刚煮好的鸡蛋:“去年冬天我老伴儿迷路,是郑警官顶着大雪送她回家,还帮我们修好了家门口的路灯,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他的家里,书桌抽屉里还放着那张海洋馆攻略——儿子用彩笔在上面画了个小太阳,旁边写着“爸爸,国庆见”。妻子翻着攻略,眼泪掉在纸页上:“他总说‘等忙完这阵’,可他的‘这阵’,永远是群众的事。”
如今,东环路那处事故现场,路过的司机总会放慢车速——他们或许叫不出郑亮的名字,却知道有位民警在这里用生命护住了陌生人。西丰县公安局里,郑亮的警号被小心地收在陈列柜里,年轻民警出警前,总会多望一眼那串数字,想起他说过的话:“穿上警服,就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
37岁的郑亮,没能赴约儿子的海洋馆之旅,却用生命为更多人筑起了“安全防线”;他的身影虽已远去,但那份藏在警徽里的忠诚、刻在骨子里的担当,会永远留在辽北的街巷里,留在每一个被他守护过的人心中。因为人们记得:有这样一位民警,用最后一声“靠边”、最后一次挺身而出,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写在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悼郑亮同志
夜透辽疆警灯明,十三鏖战未稍停。
酒气疑踪察险境,车驰刹那挺身屏。
憾遗海馆孩儿盼,永砺藏蓝赤子情。
莫道英魂随烟逝,警徽熠熠有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