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去年也是金秋,我们踏上了南昌这片土地,今年我再次来到,总是因为些什么吧?一座城市能将文人笔下的风雅与街头巷尾的烟火完美融合?在南昌,王勃笔下的“落霞孤鹜”与街头飘着香气的拌粉瓦罐汤,共同绘就了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等您来细细品读。
南昌:南昌
作者:禾兮
到底是又来了南昌,十月的风,已然褪了暑气,带着赣江的水汽,拂在脸上,是凉沁沁的。清风掠过赣江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我与南昌,在这秋意正浓时重逢。这座城,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又似一幅绵长的画卷,徐徐展开着历史的风华与现世的生机。而翻开南昌这本巨著的扉页,必然要从滕王阁说起。
在南昌,滕王阁不是穿越时间的存在,她就是时间本身。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屹立江畔,静静见证着南昌的兴废盛衰,为这座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王勃挥毫写下那篇千古绝唱《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便声名鹊起。此后,文人墨客如候鸟归巢,朝圣般奔赴南昌。白居易、杜牧、曾巩、王安石、苏辙、杨万里、朱熹、辛弃疾、文天祥……这些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每一个都曾踏上滕王阁的台阶,每一次驻足,都在南昌的时光深处激起一朵绚丽的浪花。宋代时,这些此起彼伏的浪花终于汇成浩浩荡荡的潮流,江右文化也在这浪潮中开始兴盛。南昌,作为江西水路交通中心,恰似一块温润的美玉,又如强力的粘合剂,将瓷文化、傩文化、书院文化、江右商帮、赣剧、心学、诗词紧紧融合,让江西第一次站在了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当文人在书斋中囊萤映雪,执着于笔墨文章时,过江之鲫般的商人也踏上了披星戴月的商路。他们肩挑背扛,或驾着商船,将江西的瓷器、中药、稻米、布匹、茶叶贩卖至全国各地。在江苏,流传着“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的俗语;在湖广地区,“无江右商人不成市”;在云贵地区,“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那些远去的马蹄声、摇橹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诉说着曾经的繁华。时至今日,遍布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江西会馆与万寿宫,斑驳的墙壁、古老的梁柱,依然倔强地彰显着往昔的辉煌。从宋到明清时期,南昌一直是全国重要的文化、经济中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了近千年。
而1927年,这座辉煌了许久的城市,又一次被历史的聚光灯照亮。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划破长空,那是觉醒的呐喊,是为自由与解放而战的号角,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铁马金戈的岁月里,南昌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漫步南昌街头,仿佛穿梭在时光的隧道里。古老的城墙与现代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在此完美交融。南昌,这座江西的中心城市,参与了江西的整个发展过程,她就是整个江西的缩影。有过金戈铁马的壮烈,也经历过盛衰起伏的沧桑,时间如风,轻轻拂过,却在这座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然而,南昌看得开,她不似那争奇斗艳的花朵,不需要哗众取宠,只是将所有的过往,都化入寻常烟火之中,默默与时俱进着。
南昌的旺盛生机,还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最直白热烈的体现,莫过于她无辣不欢的美食。在众多以辣闻名的省份中,江西似乎低调了些,但江西人吃起辣来的豪爽劲儿,让隔壁的湖南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南昌作为省会,在吃辣这件事上更是独领风骚。走进南昌的大街小巷,随便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都能让你领略到辣椒的魅力。小米辣和辣椒油是南昌菜肴的标配,无论炒什么菜,颠起的炒勺里总少不了几颗火红的辣椒,在锅中欢快地跳跃,与食材融为一体,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一口下去,舌尖瞬间被点燃,辣得酣畅淋漓,却又让人欲罢不能,仿佛这辣里,藏着南昌人热情似火的性格,藏着这座城蓬勃的生命力。
在南昌的日子,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在滕王阁上眺望赣江,看江水悠悠流淌;在老街巷里穿行,感受岁月的斑驳;在美食摊前驻足,品味舌尖上的火辣与温情。这座城,有着历史赋予的风雅,有着现世滋养的烟火,她就像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从容优雅的老者,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展望着美好的未来。而我,在这一场与南昌的重逢中,深深沉醉,不愿醒来。
夕阳给滕王阁镀上一层金边,赣江的浪花轻轻拍打着堤岸。漫步在南昌的街头,老巷子里飘来炒粉的香气,混着居民们此起彼伏的谈笑声。街边小店的老板热情地招呼着客人,瓷碗碰撞声、炒菜的滋啦声,交织成最生动的生活乐章。
站在八一起义纪念碑下,仰头望着高耸的碑身,历史的厚重感与眼前的人间烟火在此刻重叠。这座城经历过战火纷飞,也见证过商贾云集,如今,它安静地包容着一切。滕王阁上的诗词仍在风中吟诵,巷弄里的烟火永远温暖明亮。
暮色渐浓,我回望这座城,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南昌就像一位老朋友,用它独有的风雅与烟火,让人来了便不想离开。我知道,这座城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我已深深记住了它的模样。
作者简介:
禾兮:国家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建筑规划设计行业数十年,热爱文学与诗歌,作品散见于多家媒体平台;热衷旅游,以脚步丈量世界,在行走中汲取生活灵感,涵养对生活的热忱。
广交朋友,往来不拘身份,既能与市井白丁畅谈生活烟火,亦能同学界鸿儒探讨思想深度,于多元交流中丰富人生维度。《当代文学艺术平台》主编,以专业媒体人的视角,搭建文学艺术交流桥梁,推动优质创作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