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夜路时不妨吹吹口哨
梦 溪
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是在所难免的,随之而来的寻求一种精神寄托予以慰籍或者借助外力的帮助想法解决排除,这些都是本来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任何事情却又总是有不同的人的各种看法观点的不同。前天电视某节目对于″给自己壮胆″的“走夜路吹口哨″进行过报道。给人的印象好像贬责意味颇多。殊不知,这正是每个人生活中所经历的事实。无论你基于何种目的,都无法消弥它的存在。因为这是一种天性。
人,之所以被认为是高级动物,就是在于他的思考。并不是人类而外的物种不会思考,而是我们人类的目光所及,几千年以来,还没有比人类更会思考的动物出现。于是我们人类优越感倍增,感觉大自然的一切就是为人类服务而存在。张嘴吃遍世间万物,抬脚行尽海角天涯。
其实,这正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所在。一口水井里的青蛙不一定安顿。虽然它不知道井口外的天是如何大小。人类始终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虽然不知道锅外有锅,但是生存基因的危机意识又不免令其在困惑不解中行色匆匆,无济于事但一致是忙忙碌碌……
忙中出错,慌中生乱。虽然我们人类有时故意隐避一些战战兢兢,装腔作势地指点江山,但其时的我们人类已然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结局就是必然会得到大自然疯狂的报复。
我们人类还在损坏大自然的道路上继续狂奔。人们都知道,认识不足所导致的必然是失误或挫败。然而,"知其不能为而为之″所导致的结局却很难被人谅解,由此而知,某些人的″走夜路吹口哨″还是在某种时空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存在性以及必然性。
不可否认,确实有的人胆量会比较大一些。像第一个太空行走的人,第一个深潜海底的人,第一个登顶珠峰的人……很多很多。但我却始终怀疑他们当时是无一恐惧,还是说这种恐是根源于人的原生器官胆——胆魄,终结于人类精神意识的魂。这个魂所彰显的魄,也即胆的状态,就是我们人类天性中的恐。就像喜怒悲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无所畏惧,但不会没有恐惧心理。可以明确地讲,就像幸福和痛苦,恐惧也会陪伴人的一生,直到生命的终结。
知道了这些,就会非常认可走夜路时吹口哨。的确,就是在给自己壮胆。但这并不能成为某些人别有用心的理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从容地走向敌人的枪口,有多少人慷慨地从牢狱走向绞刑场,他们的大义凛然诠释出的是视死如归的″胆魄″,但同样,他们在死前的刹那还是心存一点″恐″,他们恐怕的是死去后的值与不值?如果他们的死能够如其生前所期望的那样得到实现就是死而无憾,否则,那种″恐″在其肉身不在的″魂″的支配下,还将永恒的延续。
我始终坚信,茫茫大海里孤独的你最渴望的是眼前豁然冒出的岛礁,浩瀚沙漠里落单的你偶然发现前方隐现的城堡,漫漫黑夜里独行的你抬头能望见天空中有颗星在闪光发亮……
是的,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我们,抬头不见星,望远难现光,这时候无所谓心中害怕与否,脚底下故意踏出的"咚咚″声,吼咙里故意冒出的口哨声就显的是那么世适当贴切和自然。我们人类已经虚伪的不能再虛伪了。如果再将这姑且是为自己壮胆的″走夜路吹口哨″也被曲解的话,我想,人类就像恐龙在地球不可一世地存在多是世纪一样,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妄自尊大的走向毁灭的旅程。
而且,我还一再固执地以为,″走夜路吹口哨″是必需的。因为这是自信的最佳体现。当陷入绝境时就此萎蘼沉论,相信其结果将是多么的不堪,而提振意志乐观向上却往往会给人带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因而,我可以跟正在″走夜路″的朋友们大声地说,“吹口哨时,不妨声响再大一些″!
初稿于布诺花园2023.07.05
特别声明:本文为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