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10月9日,《西南联大在叙永》新书首仪式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春秋祠西南联大陈列馆内举行。这部由联大师生后代共同编撰的史志著作,不仅是一场关于家国情怀、教育信仰与精神传承的赤诚回望,更是一场穿越烽火岁月的深情对话。
新书分享环节,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被重新唤醒。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教授朱自清孙辈朱小涛,西南联大校务长、叙永分校筹办人樊际昌孙辈樊文渊,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学生黄宏嘉之子黄柯,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学生张咸恭之子张磊,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学生卢少忱之女卢莹,烈士刘国誌侄孙辈刘善射及作者的家属,动情分享新书创作心路。
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学生王康侄女、《西南联大在叙永》牵头撰著者王立说:"这些文字将西南联大的历史嵌入川南叙永的历史书写之中,因为西南联大在我们心中,川南叙永在我们心中;谨将此书献给在抗战烽火中执教和求学的联大先贤,献给'海纳百川、有容惟大'的叙永父老乡亲。"
王立,女,1953年12月生,祖籍湖北黄冈,中共党员、民革党员,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江汉大学社会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退休经年,居北京。
主要著作有《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城市语言生活与语言变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因家中多位长辈抗战期间求学于湖北联中、西南联大等大中学校,退休后即致力于中国抗战教育研究,出版专著《黉府弦歌烽火中:抗战烽火中的湖北联中(1938-1946)》(九州出版社,2018年2 月),发表《王康与闻一多》《燕京、魁阁、清华:那些社会学先贤的心灵驿站》 《民主之火永不熄灭》《让艺术成长在人民里》《向达与胡庆钧的师生之谊》等有关西南联大研究论文多篇,2025年9月组织30名西南联大师生二代、三代撰著出版了《西南联大在叙永》一书。
敬赠王立教授诗二首
作者:钟小平
策划:李腾双
制版:春到百草园
(一)
赞王立女史
楚畹滋兰蕴俊才,笔耕墨耨卅年回。
文探骊珠穷雅奥,史溯狼烟叩劫灰。
万里寻踪追往哲,千言访旧剔苍苔。
薪传不坠斯文脉,一炬丹心照斗魁。
(二)
赞王立教授及西南联大
叙永分校校史研究
黄冈毓秀女,王立降玄冬。
癸巳年将尽,汉皋气自融。
曾辞桑梓地,插队事耕农。
亦执茅檐铎,长办历霜风。
芸窗攻汉籍,黉序究群工。
燕苑曾游目,才名渐显隆。
江大传经史,研所执旌旃。
声韵探骊珠,文名动宇寰。
烽烟教育史,拳拳系寸丹。
亲旧当年事,常闻转徙艰。
幽思驱远躅,访谈百二贤。
故址重寻迹,芸签细校刊。
三著相继出,《汉语》见精研。
《城市语变》著,《黉府弦歌》传。
晚岁耽联大,叙永梦魂牵。
伯父曾负笈,往事每萦牵。
乙巳新秋朔,十三佳日连。
叙永后学至,燕市访高贤。
穆君偕小陈,钟子与黄生。
共话校编事,融融意最诚。
《西南联大》著,纪念抗倭年。
八秩凯旋际,新篇纪盛筵。
复礼有令媛,袁刚九二龄。
广田遗爱女,李岫八旬盈。
马豫犹有侄,庆芳八十强。
王师为向导,访旧摄珍光。
联大风云远,叙永韵悠长。
烽烟弦歌地,英声万古扬。
忆昔狼烟起,中原半陆沉。
三校移湘楚,再徙昆明岑。
叙永分庠序,庚辰始构营。
庙宇祠堂里,书声复相寻。
振声主分校,硕彦聚华簪。
吴晗偕祥瑞,广田与穆旦。
诸生怀壮志,跋涉赴西南。
侨裔亦投袂,同纾国步艰。
分校虽星纪,英才辈出蕃。
投笔从戎去,挥戈向敌幡。
学术尊自由,师儒治校端。
民主潮初起,热血洒滇川。
辛巳朱明序,分校遂裁迁。
诸生移昆阜,先修迹亦湮。
叙永影响远,抗志薄云天。
党部凝群力,救亡声彻川。
王师稽古力,校史探幽玄。
分校在叙永,沥血著鸿篇。
薪火传联大,嘉言启后昆。
今朝歌盛德,勋业炳青编。
钟小平,汉族,笔名四美轩主。籍贯隆昌,生于叙永,曾供职于叙永二中。余德泉教授入室弟子,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四川省毛泽东诗词会叙永工委主任,泸州市诗书画院创研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叙永县政协永宁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叙永县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叙永蓬莱书院负责人,叙永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各级展赛入展获奖、入编作品集,3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媒体、各级刊物发表。致力于叙永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工作,泸州、叙永景区文化策划,参与《叙永辞赋选》《叙永儿童歌谣》《神怡楼集》 《永宁儿女》《求索之路》《诗韵画稿铁笔风流》《大美长歌》等书籍的编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