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大哥刘俊林”
陈业冰(刘均业口述)
远近闻名的跳崖英雄刘俊林是俺的叔伯大哥。俺大哥于1922年6月出生在今天的莱芜区茶业口镇刘白杨村,194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担任白杨峪5村民兵联防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俺大哥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到敌占区为战地医院采购药品,带领民兵爬高山下深沟为战地医院采集中草药,积极主动地做好泰山区驻茶业地专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茶业区抗日根据地遭到敌人的反复“扫荡”,日寇的“三光”政策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同年农历8月12日上午,章丘日伪军约300余人进犯茶业区抗日根据地。敌人计划在紧邻茶业区的章丘县北王庄村修炮楼筑工事,妄想长期控制共产党领导的茶业区抗日根据地,对驻扎在茶业区的泰山地委专署、《泰山时报》社、八路军子弟学校、兵工厂、被服厂和八路军战地医院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泰山地委、专署、军分区决定,对王庄立足未稳的日寇实施袭扰,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等敌人筋疲力尽后,由茶业民兵联防队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彻底拔掉这颗毒牙。泰山地委把扰敌任务,交给了白杨民兵联防大队。时任大队长的俺大哥刘俊林接到命令后,于13日晚饭后带领4名民兵向下茶业村北的火龙台奔去。当俺大哥带领扰敌小组途径下茶业村时,下茶业村民兵李文富主动请求当向导带路。6人爬上火龙台后,俺大哥立刻进行了人员分工:民兵刘均福、秦光昌在火龙台西侧制高点负责警戒,李文富在火龙台东侧制高点放哨,俺大哥刘俊林和刘均圣、刘俊贤3人负责扰乱敌人。当时,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十分严密,民兵联防大队的武器弹药极度匮乏。执行任务时,民兵队长只能配发3粒子弹,民兵发给1粒子弹,单靠枪弹扰乱敌人显然是不可能的。俺大哥刘俊林提前想到了这一点,他和刘均圣、刘俊贤带来了钢铁螺丝和黄炸药。3人各找1块大石板,把软枣泥状的黄炸药扪在钢铁螺丝杆上,再拧上螺丝帽,对准石板猛劲摔去,“咣!咣!咣!……”的爆炸声传出很远。
不一会儿,天慢慢的阴了下来,黑云挡住了皎洁的月光,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停地下着。驻扎在火龙台东山下北王庄村的日寇,被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搞得人心惶惶。日军指挥官下令全体集合准备战斗,并派人出来打探情况。当日寇发现是小股土八路骚扰后,日军指挥官下令增派岗哨,队伍照常休息。火龙台上的爆炸声越来越响,一直持续到深更半夜,搅得日寇心烦意乱,难以入睡。日军指挥官气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怒不可遏地传令全体出动,包围火龙台,活捉土八路!
火龙台高拔险峻,峰顶如剑锋出鞘,直指苍穹,只有北面平坦,向北一直延伸到章丘界内。敌人以夜幕作掩护,悄悄地顺着火龙台东坡,向发出爆炸声的方向摸来。包围圈越来越小。大雾笼罩了整个火龙台,民兵们的爆炸声越来越响,雨水和汗水浸透了俺大哥刘俊林和刘均圣、刘均贤的衣裳,但他们全然不顾。当他们干得兴致正浓时,突然传来日寇的脚步声。俺大哥急忙用手抹去脸上的雨水,仔细一看,发现在5米以外有许多黑影在晃动。俺大哥大声喊道:“不好,我们被敌人包围了,准备战斗!”说着就去摸自己的枪。刘均贤、刘均圣伸手拿枪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冲上来的几个鬼子摁倒在地做了俘虏。
在火龙台西侧制高点警戒的刘均福、秦光昌发现敌人后,准备马上到火龙台报告敌情,但为时已晚,满山遍野的敌人已对扰敌小组形成了包围。刘均福、秦光昌立即开枪,两名日寇应声倒地。二人顺着一块豆地堰根边跑边喊:“鬼子来了!鬼子来了……”想以此引开敌人,掩护俺大哥刘俊林他们撤离火龙台。一股日军穷追不舍,并不断地朝刘均福二人开枪射击,刘均福、秦光昌钻进一片树林里逃走了。
在火龙台东侧制高点放哨的李文富,被敌人逼到了悬崖峭壁的最前沿,最后持枪纵身跳下悬崖。所幸的是,他被悬崖峭壁上的树枝弹到了悬崖半空的平台上幸免于难。
根据刘均圣、刘均贤回忆说,第二天在北王庄听伪军私下议论俺大哥刘俊林跳崖前杀死了两个鬼子,临死还拉上了一个垫背的。当时,几个日军一起向他扑来,身高力大的大哥动作敏捷,轻轻一闪身,日军扑空倒地,他趁机开枪打死了这个鬼子。蜂拥而来的敌人又围住了俺大哥,俺大哥一个扫荡腿,1名日军倒在地上,他紧接着一个箭步冲到日军的身边,用枪托砸死了那名日军。俺大哥扔掉被砸折的半截枪,顺手夺过鬼子手中的大盖子枪,对准鬼子拼命地射击。此时五六个日寇同时扑向俺大哥,把俺大哥摁倒在地。俺大哥一个鲤鱼打挺把日寇掀翻在地,紧接着一个旱地拔葱跳到了悬崖峭壁的边沿,与敌人拉开了距离。因日寇要抓活的,他们端着枪步步紧逼,离悬崖峭壁越来越近,俺大哥突然冲向敌群,紧紧拖住走在最前面一个鬼子,滚下了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与日寇同归于尽。穷凶极恶的敌人被俺大哥突如其来的举动气得咬牙切齿,日寇从北面转到悬崖峭壁下面,找到俺大哥的尸体狠狠地捅了11刺刀后,才气势汹汹地撤回了王庄宿营地。
刘均圣、刘均贤被日寇带到王庄连夜审讯,逼迫他们说出八路军伤病员、战地医院工作人员、《泰山时报》社、八路军兵工厂、八路军子弟学校隐藏地点,动用各种酷刑对刘均圣、刘均贤进行了残酷折磨,但他们宁死不屈。1942年农历8月30日上午,驻王庄日寇奉命北撤明水,刘均圣、刘均贤被日寇五花大绑带往章丘。因他们饱受酷刑,身负重伤,行走十分困难,成了日寇行军赶路的累赘。当途经章丘白邱路口,日寇发现路边地里有一堆干草时,即心生邪念,想用火烧死刘均圣和刘均贤。两名日军用刺刀将刘均圣二人逼进干草团里。因外面的干草雨水淋湿过不好点燃,日军就用火柴点燃下面雨水未淋过的已打成捆的干草。日寇在好不容易点燃干草的瞬间,发现自己的队伍转过山弯已经走得无踪无影。为避免被当地民兵袭击,两名日寇立刻丢下刘均圣、刘均贤火速追赶自己的部队。刘均圣、刘均贤慌忙从尚未完全燃烧的干草团中爬了出来,被当地上坡干活的老百姓送回了刘白杨村。
俺大哥刘俊林,在执行扰敌任务的当天晚上,俺二大爷和二大娘心神不宁,整夜没有合眼,天还没亮就喊起俺的叔叔大爷们,到村民兵联防大队部找人。值班民兵说:“刘队长昨天晚上到茶业峪执行任务去了,我们分头到茶业峪,打听一下大队长的下落。”俺二大爷、二大娘和俺的叔叔大爷们,来到了中茶业村俺的一个叔伯大姑李念禹家打听。俺大姑知道来意后,立刻嚎啕大哭,她边哭边说:“刚才,俺听村里人说,昨天晚上从火龙台上跳下两个人,摔死了一个,该不是甲乙子吧?”甲乙子是俺大哥刘俊林的乳名。说着俺二大爷、二大娘、叔叔、大爷、姑和姑父等人,急急火火地向火龙台跑去。在火龙台南部的悬崖峭壁下找到了俺大哥刘俊林的尸体。只见他张着大嘴,怒目圆睁,尸体下面的土地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双腿摔成粉碎性骨折,身上的11处刀口被雨淋得白翻番,真是惨不忍睹。在场的人们无不悲痛欲绝,俺二大爷、二大娘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几次昏厥……
英雄遇难,苍天垂泪,人们泣不成声。掩埋俺大哥刘俊林那天,四邻八乡的人们自发地来到火龙台山脚下,有带席子的,有拿杠子的,有带绳子、木板的……一条长长的队伍护送着俺大哥刘俊林的灵柩,缓缓来到刘白杨村东北的刘家老林。太阳很快就要落山了,但乡亲们还是不肯离开俺大哥——跳崖英雄刘俊林……
俺大哥刘俊林牺牲时年仅21岁,与俺大嫂结婚才17天。俺大嫂经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在俺二大爷、二大娘的再三劝说下,终于改嫁他人。临行前,俺大嫂跪在俺二大爷、二大娘的面前,连磕三个响头,依依不舍地含泪而去。俺二大爷、二大娘天天以泪洗面,水饭不思,不久离开了人世。就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被日寇搞得家破人亡。
1942年9月20日,《大众日报》以《共产党员誓死不当俘虏,民兵刘俊林坠崖殉国》为题,报道了俺大哥刘俊林的英雄事迹。1944年8月底,泰山军分区、淄川县委将火龙台改名为“俊林山”。在俺大哥牺牲的火龙台山岩石壁上镌刻了“刘俊林烈士殉国处”。同时,在茶业口村立“民兵英雄纪念碑”。俺大哥的英雄事迹如万古青山永远载入了史册,永远刻在了人民的心中。
陈业冰,济南市莱芜区人。中国网络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济南市作协理事、《雪野》杂志主编、原济南市签约作家。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当代小说》等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报告文学《赤诚大义房公训》发表后,引发关注,促使房公训老人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