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魔力
刘超产
说句掏心话,在被人们誉为“琼浆玉液”的美酒面前,我是一个醉得太快的人,常常是“三杯不记主人谁?”
其实,无论是贵似仙宫秘酿的高档酒,还是比水还亲民的低价酒,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味道,一种感觉和一样的心态。
虽然我不喜欢喝酒,或者说我根本就不会喝酒,但我却很崇拜喝酒人的气势与豪爽,也很羡慕喝酒人的得意与潇洒,还很欣赏喝酒人的开心与放荡。每当看到他们喝酒喝得胆子变大了,什么话都敢说的状态;或者是一杯酒下肚,啥烦恼都忘记了的快乐劲;拟或是朋友间推杯换盏,那种惬意简直是翻倍的愉悦享受;还有就是喝了酒,仿佛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的自豪表情;又有就是相见欢、杯见底,酒杯一举豪气生的落落大方;再有就是酒量如海,无论风高浪急,都能稳如泰山等等,这个时候,我便对喝酒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由此,我还会自然想到藏匿在那些古诗里的喝酒意象。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这些史上饮酒的诗词佳句,不仅表达了古人对饮酒的喜爱和感悟,也透过月光下的独饮、友人围坐的热烈、家庭团聚的温馨、商务聚会的情谊、节日庆典的欢快等饮酒场景,反映了他们的韶光享受、情感状态、情绪变化、人生哲学、空间特质和别样韵味。
当然,在吟咏品味这些饮酒诗句的过程中,仔细琢磨咀嚼这些古诗句显现出来的优美意境,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来神话中的各类酒神。古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酒神,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文明进步并确立了生活法则,一定意义上维护了世界和平与繁荣。此外,他还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北欧神话中的酒神巴尔德,他是光明与美丽的神,与酒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说他的婚礼上,众神欢聚一堂,畅饮美酒,庆祝他的幸福时刻。埃及神话中的酒神奥西里斯,据说他的血液化成了葡萄酒,滋养了一方大地和人类。印度神话中的酒神因陀罗,是一位天神之王,以勇猛和豪饮著称。非洲神话中的酒神是艾吉吉或艾桑,他们有时也被视为与酒精、狂欢相关的神灵,被认为是沟通人间与神界的使者。回过头来再看看国人公认的酒神仪狄和杜康。仪狄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据汉代《说文解字》记载:杜康始作秫酒。……这些不同山河地望、不同文明背景、不同信仰追求、不同生活方式下的酒神和传说,反映了不同文化环境下对酒精带来影响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态度,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酒在世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诚然,酒不仅与文人相关,也不仅与神话相连,更是与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伴,我们可以随时感觉到饮酒带来的快乐享受,也能在饮酒的寻常现象中,欣赏到人们将饮酒与人生、情感、自然、生活、习俗等方面巧妙融合,带来的酒酣耳热的痛快淋漓感受,形成的觥筹交错的开心热闹情境,这些形态无不折射出饮酒过程中诗意化的生活图景!
正是年华与酒的交响、挚友与酒的温度、舌尖与酒的浪漫,还有“酒意微醺人自醉,此情此景最动人”的诗意状态,让酒成为人们平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臻品佳酿,也成为国人的一种文化和诱人的沉静艺术,一种撩人心思、沁人心脾、迷人心意、醉人心神的魔幻液体,一种有着高雅气韵与格局修养的文明体现。
“酒是流动的诗行,在舌尖写下了平常的温度时光。”愿人们在饮酒中展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微妙平衡,让酒香与诗意交织出朦胧的优雅,呈现出处世智慧与行为分寸的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