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夜宴:凉州舞步里的千年回响
图文/高金秀(甘肃)
暮色四合,凉州古城的广场渐渐被灯火点亮。当第一缕乐声漫过青砖地,演员们的身影便成了夜色中最鲜活的注脚——她们的舞姿,是跃动的火焰,挣脱了黑暗的束缚,在晚风里舒展着炽热的生命力。
身着民族服饰的舞者们旋开裙裾,瞬间扬起一片斑斓的浪潮。淡蓝的裙摆如祁连山下舒展的云朵,裹挟着高原的澄澈;翠绿的衣角似丝路古道上飘曳的风,携着驼铃的余韵掠过沙丘;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又像是当年商队踏过玉门关时,蹄铁与石子摩擦的回响。每一次转身,都似在复刻古凉州集市上的热闹;每一次踮脚,都像在触碰曾经翻越雪山的商队头顶的星辰。
人群的目光终会聚焦在那抹耀眼的红上——主舞演员是火焰的芯子,是整个舞台的魂。她抬手时,腕间的红绸随动作扬起,仿佛要摘下城楼檐角悬挂的灯火,将千年时光里的星光都拢入怀中;她踢踏时,红色舞鞋与地面碰撞出铿锵的节奏,那声音不似舞步,更像在叩响丝路尘封的记忆,唤醒沉睡的驿站与通商的驼队。她的身体与城楼的灯火对话,影子被灯光拉得悠长,时而与古城墙的砖纹重叠,仿佛在与千年前守城的兵士隔空相望;时而随乐声起伏,又似在描摹当年丝路商队蜿蜒西行的轨迹。
乐声渐浓,舞步也愈发急促。当所有舞者围成一圈,裙摆交织成流动的星河,凉州的故事便在这旋转中缓缓铺展:从昔日驼铃悠扬的丝路要塞,到如今灯火璀璨的文旅地标;从商贾云集的河西都会,到游人如织的文化客厅。那些藏在城墙砖缝里的历史,那些刻在石碑上的传奇,都借着舞者的肢体苏醒,在夜色里、在灯火中、在每一个观众的眼底,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温柔诉说。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