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的雨
杨自坤
八月十三下午五点,接到杨九楼理事会化春会长告知,进学(一九四二年二月初一——二0二一年八月十三)去世的噩耗!泪水瞬间不由自主地落下,巧合的是此时天空下雨了。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亲爱的进学老侄啊!月儿马上就要圆了啊…您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惆怅。
年后就没见面,后来就连每天的微信互动也中断了。问忙啥?您一直说无事。直到端午节,化春会长说您在上海住院了。
术后康复阶段,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老伴和女儿陪伴。
中伏第一天的凌晨四点, 我们驱车前往。知道我们要去,您早上坚持从床上起来,拄着拐杖在路上招手示意,让女儿给拍了个视频发给我们。
见面后看到您羸弱的样子,而您的表情却刚毅从容,我们的心中顿时涌出一阵阵酸楚。您执意坚持下楼陪我们吃饭,并约定中秋节一起祭祖,没料到这竟是永别。
君今不幸离人世,家有疑难可问谁?化春会长和九楼理事会、广大宗亲都无比悲痛…安排我动笔。我因才疏学浅、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您的全部业绩总结出来。只能根据九楼理事会和部分宗亲提供的资料,在您浩瀚的人生长河中汲取几朵浪花简述、权当祭文和缅怀吧。
您在九楼老家侍奉年迈的母亲三年多,一千多个黑白昼夜如一日:嘘寒问暖、无怨无悔…人们有口皆碑。谁说床头百日无孝子?!舔犊情深、跪乳之恩…在此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和诠释!
您认真聆听母亲讲述逝去的岁月,点点滴滴记在心头。呕心沥血凝聚《我的母亲》,送给亲友们,我有幸也得到一本。
您最爱青松和红梅,所以《我的母亲》封面用红梅: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母亲就是傲雪的红梅,也是寓意和象征母亲坎坷一生的真实写照。
您家住在风景秀丽的沂河岸边。送走母亲后,您却放弃优渥安逸的生活,一心扑在家族事业上。多少个酷暑严冬,风雨无阻、骑着三轮车穿行于滚滚的车流中。八年来,临沂—临沭往返不断。家人牵肠挂肚,而您却乐此不疲!
您不顾年老体衰,和理事会的成员一起,到各个分支宗亲村,收集整理资料,废寝忘食、不计报酬;千里跋涉、三下山西代州老家。临沭杨九楼的认祖归宗碑,庄严屹立在山西代州杨忠武祠、供奉杨家将的祠堂。您的付出、英名在列、彪炳千秋!
丙申秋,山西代州杨忠武祠理事总会、杨茂成会长一行、来山东临沭杨九楼,隆重出席鲁南杨九楼理事分会的成立。您被任命为鲁南杨九楼分会的常务副会长。
您和进运秘书长等,在杨九楼理事会化春会长和理事会的指导下,殚精竭虑、笔耕不缀,编纂完成了家谱和宣扬杨家将忠孝文化的丛书;您对杨氏文化馆的布展亲力亲为,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临沭县爱国教育基地,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赞扬!
老伴一生操劳忙碌,积劳成疾…很向往您能陪伴左右。少年的夫妻老来伴,相互搀扶,安享晚年,这是人之常情,但您却我行我素;您说等完成杨氏文化馆的庆典,您就陪伴她。老伴说:我不相信!你说送走母亲就呆在家里,你做到了吗?!
军旅生涯、无比辉煌;解甲归田、侍奉爹娘,家国情怀、赤子心肠!
一件事正做着,您又计划下个事,满脑子都是干不完的事。使命的驱使,马不扬鞭自奋蹄!
三年前,杨九楼理事会安排您去济南、向杨汉文将军汇报和请教有关事宜。动身前您的足部扭伤了,忍痛带伤完成了任务。回来后肿痛难忍,拍片一看足部骨折了!石膏固定在家卧床不起,老伴和子女不计过往、精心伺候;在沪期间,老伴和家人日夜陪伴、倍受煎熬…只有这两次您“老实地休息了”。
为了加快杨九楼老家墓园、祠堂的施工进度,您多次从家里带来珍藏多年的好酒慰劳施工人员。
您为了不让四弟分心,因为他一心扑在国家的两弹一星事业上…和他约定:他尽忠您尽孝!事后进峰将军动情地说:尽忠容易尽孝难啊…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您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您爱杨九楼爱的深沉、无比眷恋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您牢记母亲的叮嘱,心里装的都是家族的事业和宗亲,唯独没有自己、老伴和家人。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不假年啊!不、您没有死!您是接受祖宗的召唤赴任!
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宗亲们交口称赞:进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您未竟的事业,我们将在杨九楼理事会的带领下,团结一心,以您为榜样,重视杨家将忠孝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因为“家风好了,国风自然会好。”
勤劳一天,可得到一夜安眠;勤劳一生,您得到了幸福的长眠…依偎在父母的身边,多么幸福荣光!
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样空。但存忠孝节,何必寿乔松?!
花开花落,寒来暑往,循环往复;苍山依旧在,苍源母亲河啊!仍日夜无声地奔流…呜呼!而逝去的岁月和亲友啊、一去不复返了!
中秋的雨啊!淅淅沥沥地一夜下个不停,那是苍天在哭泣…秋雨绵绵有尽时,思念绵绵无绝期!
亲爱的老侄安息吧、天堂无恙!
杨家将三十四世 自坤
辛丑八月十三 子夜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杨自坤:男,1952年生,笔名:沂河岸边。临沂市作协会员,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副主任中医师,全球执业中医师联合会会员,临沭杨九楼理事会荣誉会长。
1970年冬,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1996年在《陕西中医》发表论文,2012年先后在《沭水诗社》发表作品《上大学》《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等文章。2022年5月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2024年迄今已在《海外头条》发表《山东地名文化征文——临沭杨九楼》等60多篇热点文章。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日照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