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一片续华章
文/赵 沉
时光飞逝四季轮回。祖国人民又一次迎来金秋十月的盛典;中华儿女即将沐浴在国庆的荣光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和诗人艾青一样,我心底里对祖国母亲藏着一份深深的爱意,艾青这份深情的道白,也吐露了千千万万个热爱祖国大地的中华儿女的心声!这份深情,藏在历史的褶皱里,刻在先烈的风骨中。从鸦片战争后的山河破碎,到抗日战争的烽火连天;从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到新中国成立时的举国欢腾,无数先烈用生命铺就了民族复兴的基石。
民族英雄邓世昌面对敌舰强大的攻势誓死不屈以身殉国,抗日将领吉鸿昌就义时在国民党反动派面前大义凛然一身正气,愤然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祖国人民的优秀女儿赵一曼,在酷刑肆虐下始终不改信仰,牺牲前临危不惧,对着侵略者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身影定格成永恒……还有千千万万个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捐躯的先辈们,是他们用热血浇灌出新中国的黎明,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宁。每逢国庆,我除了无比的激动便是痛彻心扉的思念!最最敬爱的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吧?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中国,今天是多么的繁荣昌盛和富强啊!缅怀先烈,不仅是为了铭记“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悲壮,更是为了传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使命。恳切希望在校老师将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视为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给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让红色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同时在社区里,希望老党员能带头分享亲身经历的奋斗岁月,让年轻一代读懂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领域发光发热。我们或许只是平凡人,但只要心怀对祖国的热爱,坚守对党的忠诚,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成为红色基因的合格传承者、新时代的奋斗者。
【作者简介】赵沉;高中文化,彬州市作协会员。生于甘肃陇东,生活在陕西彬州,专业理容师。从小热爱文学,善用趣味灵魂捕捉生活百味,追求完美人生的她,更特长用灵巧的双手打造世人形象。2013年开始投稿于各县市报刊杂志,后在众多网络文学平台大量发表作品,也时有文章刊登于《豳風》杂志等刊物。
《山林泣泪》一度引起读者热议。
【老丫文苑 :创始人】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删除。1830443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