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太极
田继宝

章丘明水,自古有小泉城之誉。昨日自晨至午,秋雨淅淅沥沥,无风无火,只是悄然垂落,将天地间织成一片迷蒙的轻纱。我食罢早饭,携小音响,踱步至名士观邸的“听风轩”——那是我日日晨练太极的熟稔之地。
“听风轩”悄然立于小区深处,玲珑精巧,三面开敞,唯凭几根清瘦的柱子支撑起一片小小屋檐,构成一处半掩于尘嚣的静地。轩顶覆着透明玻璃,雨滴便在上面轻轻叩击,如无数晶莹的指尖,弹奏着无声而透明的琴音。轩外绿意环绕,草木葱茏,雨丝如线,穿织于枝叶间,更添一层湿润的幽深。不远处的喷泉平台,水声潺潺,与雨声相和,更显天地间一派清宁。雨声、水声、绿意,皆被这轩子温柔地拢入怀中,恰似造物主悄然布设的一幅水墨画卷。
我按下音响,舒缓的太极音乐如清泉般流淌而出,与窗外窸窣的雨声、喷泉的淙淙水响,奇异地交织成一片。雨丝不紧不慢,轻轻敲打着轩顶的玻璃,也悄然浸润着轩外每一片叶子的脉络。我立于轩中,敛神静气,缓缓沉入太极的起势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徐徐下沉,仿佛脚下生出根须,深深扎入这湿润温厚的大地。雨水汇成的细流,在轩外小径上蜿蜒前行,无声无息,却仿佛带着某种深沉的韵律,与体内气息的流转暗暗应和。雨水滴落,仿佛也敲开了我心中某种蒙尘的角落,心绪渐次澄澈,如被雨水洗刷过的空气一般透明。意念所至,身体便如被无形的水流托举,每一个动作都变得格外柔韧而饱满。
一招一式,在雨幕里徐徐展开。云手如拨开眼前层层叠叠的雨帘,单鞭似要劈开那垂天而降的雨丝,白鹤亮翅时,仿佛真有清灵之气自湿漉漉的羽翼间升腾而起。雨丝无声无息,却如最耐心的观众,轻柔地拂过我的面颊,沁入衣衫,带来丝丝缕缕的清凉。这凉意非但不恼人,反而如醍醐灌顶,悄然洗去心头浮尘,将心神浸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明净之中。我分明感到,这天地间的雨意,正透过肌肤的微凉,丝丝缕缕渗入我的血脉,与体内运行的气息交融、共振。动作间,我仿佛不再是我,而成了这无边雨幕的一部分,成了风拂过草木的轻微震颤,成了水滴自叶尖坠落的短暂悬停。
雨声潺潺,音乐悠悠,动作缓慢而舒展,时间仿佛也凝滞了,在这方小小的“听风轩”里,流淌成一种近乎永恒的状态。一个半小时的光阴,在行云流水般的拳架中悄然滑过。收势而立,周身微汗,却觉神清气爽,通体舒泰,仿佛每个毛孔都吸饱了这秋雨赋予的天地清气。
立于轩中,雨声依旧,世界被雨温柔地包裹着。我蓦然领悟,这寻常的秋雨,这半敞的轩子,竟成了今日太极最深邃的道场。雨丝无声,却悄然洗去了心灵的尘翳;轩子无言,却稳稳托住了我与天地间那微妙的感应。雨水浸透衣衫的凉意,不再是侵扰,而是自然最温柔的低语;它透过肌肤,将一种无言的生机注入我的血脉,与呼吸相和,与动作共振。
此刻方才彻悟:所谓太极,原非仅止于拳脚方寸的辗转腾挪,它更是一种生命状态——一种向天地敞开怀抱的谦卑与从容。雨丝垂落,草木承泽,万物都在静默中完成着自身与宇宙的对话。当我的拳意与这雨意悄然合一,我便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成了这无边雨幕里一个和谐的音符,成了天地吐纳间一道流畅的气息。
雨声淅沥,如亘古的私语,在耳畔低回不已。我独立于“听风轩”内,身心澄澈如洗。这场秋雨,不仅浸润了章丘明水的土地,更悄然漫过心田,将一种沉静而博大的生机,沉淀为灵魂深处永不干涸的泉源——原来天人相接处,正是雨帘低垂,拳意舒展时。
乙巳秋月写于耕读堂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