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济南》读后
微雨从东来,风送满城香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作者视“审美”为最高境界,曾引尼采之言,称审美人生是最高级的人生。既然以《审美济南》命名,那必是竭尽所能的作品,其所写,也必是最美的济南。

得知《审美济南》出版,只看到书名,我便这样想。拿到书,值夜班之余,夜以继日地读完,我觉得之前不是胡思乱想。
《审美济南》所写,的确是最美的济南。
美无处不在。
它是“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雷”,激湍澎湃;
它是“趵突奇在怒,珍珠妙于静”,千姿百态;
它是“家家流水都连屋,面面烟峦即是屏”,风景如画;
它是“咫尺明湖输不尽,可知有本是无穷”,源远流长;
它是“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独立不倚;
它是“山水济南好,从来闻大风”,地灵人杰;
它是“好风俗万家弦诵声”,风雅无边;
它是“遇事必相助。事不平,路人皆可评析之”,敦厚阔达;
……
它是泉水之美、湖山之美、园林楼观之美,是文化之美、人物之美、风土人情之美,有的独一无二,有的同中有异,有的一目了然,有的若隐若现,有的风送满城香,有的品咂才知味。
美原来在这里,美竟然是这样的,一路读来,一路惊喜。这惊喜,来自从寻常中发现的奇崛,来自从乱山深处剔出的美玉,来自从无人留意处掘开的别有洞天。
在《审美济南》中,你可以读出济南的美,发现济南的好,感受济南的潇洒,体味济南的厚重。它们掩映在“山泉湖河城”一体的独有景致里,更镶嵌在济南历史文化深处。美哉济南!市民怎能不心生自豪?济南美哉!游客怎能不心向往之?
老实说,有些美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至少我发现不了。那么,它们为什么偏偏被作者看见?
作者谓谁?
侯林先生、侯环教授父女也。
答案不在别处,就在《审美济南》所呈现的其他别样美里。
鉴赏之美。《审美济南》中,张养浩、王象春对于济南山水的审美发现,相当程度上,其实是作者的慧眼独具。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差不多七十年前,国学大师钱穆曾经感慨,古人为我们做的工作极多,材料均预备好了,而我们不去整理。今天的整理,远胜从前,但依然很不够。侯林先生、侯环教授整理着,用功之勤、探究之深让人惊叹。他们孜孜昼夜,兀兀穷年,以诗证史,在原始材料中追根溯源,在幽微之处探求蛛丝马迹,在答案难寻之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于是就有了诸多发现与创见,言人之所未言,让人眼前一亮。
文字之美。“有看不见的风洒然来也,泉水荡起波澜,似与绿柳相约,缠绵摇曳。”“因为两地毗连,一山一谷,都是层峦叠嶂,谷涧深邃,峭壁撑云,危峰堕水,林木葱郁,古树凌云。”类似的妙句,书中俯拾皆是。以散文家的灵动之笔写历史文化,是作者的优长。
情怀之美。作者笔底常带深情,桑梓情怀跃然纸上。从这本书中看得见的,是他们希望打造济南泉河泛舟游三种样态,是他们期待济南名酒重振雄风;看不见的,是他们畅想在赵孟頫曾居住的砚溪重建别墅、挖掘洗砚泉,是他们建议在普利街路南立碑“李攀龙于鳞先生故宅处”。文字写到痛快处,侯林先生往往来一句“……也”“……是也”。虽是文白相间,但并不违和,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将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表达充分。
超越之美。超越种种外在桎梏。侯林老师曾说,做学问,搞艺术,必得有超越意识,这是他几十年都在孜孜以求的,金钱与官位,于他如浮云。在《审美济南》中,我很多次看到了这一点,《范坰和他的<论诗绝句>》体现得尤为明显。
“山水有灵,亦将惊知己于千古矣。”在为写《水经注》而走遍千山万水时,郦道元曾这般自赞。《审美济南》写到了众多古人,有些在故纸堆中沉寂已久,他们若在天有灵,想必也会感叹于千百年后又逢知己。
学者的重要使命,在于辟出新境。发现美、挖掘美,只是新境的一种。侯林先生、侯环教授还有极宏大的写作计划,正在作更深湛的研究,触摸更高的高度,我们可以有更多期待。
“柳色荷香尊外度,菱歌鱼唱座中闻”,如此妙句,出自明末诗人杨衍嗣的《超然楼》,这首诗也被《审美济南》审美一番。该诗的书法作品,由书法家高小岩先生书写,正陈列于超然楼顶楼西侧外墙,与湖光山色相辉映。后面这个细节,书中没有写。我在此加了个注。这是因为受到了美的熏陶,便在不停地想如何发现、收集、拓展,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在这个习惯于刷视频的时代,青灯有味刷刷刷,读书则常被排在靠后的位置。多读几本类似于《审美济南》的书,还是很有意义,不仅仅是因为有助于提升审美。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孙立忠)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