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聊斋志异》既是一部借鬼怪狐仙之形讽喻世情的短篇集,更是对思想、文化与人生哲学的深刻凝练,是洞悉古今人性与社会的一面明镜。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誉,《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同为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影响至深的著述。鉴于《聊斋志异》的古文文体,译文又显得干涩生硬,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笔者在深入研读与思考后,决定对《聊斋志异》部分篇目进行诠释, 推出《读懂聊斋》系列图文故事,力求在保留原文意旨的基础上演绎拓展,提升时代感和适读性,期望能为大家深入了解这部巨著提供帮助。
读懂聊斋·长清僧
刘 伟
山东长清县,有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已有八十多岁高龄。他身体硬朗,每天在寺中诵经礼佛,道行高深,很受僧人和信众敬仰。

一天,高僧像往常一样外出散步,走到一段山路,不小心被一块凸起的石头绊倒,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挣扎了几下竟然无法起身。寺里的僧人们听到消息,匆忙赶了过来,只是高僧早没了气息,已经圆寂了。弟子们悲痛万分,依照佛家礼仪,为高僧操办后事,将他安葬在寺后的山坡。高僧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离世,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待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飘飘悠悠地朝着远方飘去,最终来到了河南地界。
河南有一位旧官绅的儿子,平日里养尊处优,喜好骑马狩猎。这天,他带着十余名仆人,骑着骏马来到野外捉兔子。公子纵马驰骋,正追得兴起,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马匹受惊前蹄高高扬起,将公子狠狠地从马背上甩了下来。公子头部重重着地,顿时魂飞魄散,昏死过去。仆人们见了,纷纷打马过来,急忙下马呼救。在众人的呼喊声中,公子逐渐苏醒过来。他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满是诧异,问道:“我怎么会在这里?”仆人们面面相觑,再与他说话,却发现他仿佛变了个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极为陌生,就像面对一群素不相识的人。

无奈之下,仆人们只好先扶他回家。一进门,一群涂脂抹粉的女子便围了上来,关切地问事情的缘由。公子诧异地瞪大了眼睛,惊恐地说:“我是个僧人,怎会在这里?”众人以为他摔坏了脑袋,妻妾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纷纷过来揪他的耳朵。公子惊慌失措,又躲闪不开,只好不再说话,闭着眼任凭处置。
公子的行为与以往大不相同。他只吃粗茶淡饭,对桌上的酒肉碰都不碰,夜里独自睡觉,更不让妻妾靠近一步。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天公子提出想出去走走,家人听了都很高兴,以为他病情有所改观。
公子一出门,仆人们便围拢过来,手中拿着各种账本,请示自己负责的事务。公子见了,只好说自己生病,身体疲倦,所有事务就不要问自己了。然后又问:“有知道山东长清县的吗?”有仆人表示知道。公子说:“我有些烦闷,想到长清县去游览,你们赶紧准备行装出发。”大家劝他身体好点了再去,可他根本不听,执意立即就出发。家人没有办法,只好赶紧给他准备行李,安排了车马。第二天,公子就出发了。
一行人风餐露宿,终于抵达了山东长清县。公子看到眼前的风物,竟与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他也不向人问路,径直朝着那座熟悉的寺院走去。
寺里的和尚见有贵客来访,都恭恭敬敬地出门迎接。公子急切地问:“老和尚在哪?”弟子们以为是师父故旧,就伤心地说:“师父已经圆寂了。” 公子让和尚带路,来到一座三尺高的孤坟前,只见坟上全身新土,草还没有长满。僧人们搞不清这位公子是什么来头,都满脸疑惑地看他。
公子站在坟前,默默伫立良久,嘱咐和尚守护好师父的遗物,便准备返程。临行前,他又对和尚们说:“你们的师父是位持戒精严、有修为的僧人,他遗留下来的手书墨迹,要恭敬谨慎地保管,切勿损坏了。”和尚们唯唯诺诺地答应,公子才带人离开了寺庙。
回到河南家中,公子整日呆坐,对家中事务从来不闻不问。几个月后,他趁大家不注意,悄悄离开家,再次来到长清的寺庙。他对和尚们说:“我就是你们的师父啊。”和尚们都觉得他荒谬,相互看了又看,忍不住一阵大笑。公子见大家不信,就将自己的魂魄如何漂泊到河南,恰好遇上公子坠马,魂魄与尸身相遇附体的事,详细地讲述了一遍。接着,他又说了许多以前在寺中的事情,都与弟子们知道得相符。弟子们这才相信,师父确实借尸还魂了。
高僧依旧住到自己的房子,睡在先前的床榻上。弟子们既惊奇又高兴,像先前对待师父一样敬重他。
后来,公子家中多次派车马来,哀求他回家,他都不为所动。第二年,母亲派遣管家送来许多东西,金银布帛他都推辞不要,只接受了一件布袍。偶尔有故友来长清,到寺庙拜访他。他总是沉默寡言,对待朋友却非常真诚,虽然三十岁的模样,却常说起八十年来的往事。
异史公听闻此事,感慨道:“人死魂散,这是常理。然而,这位高僧的魂魄却能千里不散,实在是他心性坚定的缘故。我敬佩这位高僧的,并非他死而复生这一奇事,而是他身处富贵荣华之中,却依然能断绝尘缘、逃离世俗的心性。一个人倘若心性不坚,被虚无缥缈的浮华迷惑,必会陷入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困境,又怎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高僧呢!”

异史公所言,意味深长,知龄后学亦有见解。从古至今,借尸还魂的故事屡见不鲜,可是谁亲眼见过呢?然而,现实生活中,尸位素餐、逃避责任的人,却比比皆是。有时,他们还装神弄鬼,故作高深,一副得道高僧模样!
刘伟,山东邹平人,现居淄博,淄博蒲松龄研究会会员。业余时间热衷于诗歌、散文及小说的创作,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故事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