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陶玉山

这是一本被誉为“爱书人的必读经典”的书,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的好书。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个世界。给人以光,就是善良。最了解你的人在千里之外,却一生未见,这种情况,一句遗憾是远远不够的。
这本被全世界的爱书人都无比喜欢、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美国纽约女作家海蒂·汉芙与英国伦敦一家书店的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书缘。每封信都不会超过800字,双方联系了长达20年,却从未见过。相隔万里,深情厚意却能莫逆于心。书中的那些来往联系的信件,大多是信手写来,原本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如果不是因为弗兰克·德尔不幸早逝,它们也许永远不可能面世的。20年的书信情谊绵绵流长。这些书信是率情之作,有趣的话随时出现,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美国女子的爽朗幽默与英国沉稳体贴拘谨绅士之间的不同性情的个性,读来流畅且有趣。
尽管过去好些年了,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起初,我是把《查令十字街84号》当做一本随意翻翻、打发时间的闲书对待的。这与当时买这本书的经历多少有点关系。那年外出途径山东书城,如同往日,漫无目的地逛了一圈,没有看到自己想买或必须买的心仪的书籍,本着不能白白来一趟的想法,顺便买了这本摆放在极为显眼处(好像还有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一个醒目的牌子)、封面设计极为简洁干净、看上去非常养眼舒服的书。第一次阅读,也是一目十行、草草了事一样的,没有多少值得记忆的印象。
那一天,如同过往的许多时候,我习惯性地站在家里的书橱前,就像军官检验自己的士兵似的查看观赏那一排排自己钟情喜爱的书籍时,顺手取下了这本书,有一搭无一搭的随意翻看起来。没想到这一随意翻看就是好久,直到感觉腿脚有些酸麻了,才有所醒悟,急急忙忙坐在书桌前,迫不及待的继续看下去,如饥似渴的一口气看完……
这是一本非常温馨、治愈心灵的好书。世间最暖是相知,唯有相知最难得。有些事,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尤其是结尾“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句话,格外打动人心,把这本书所写的故事推向了高潮的同时,让这本书的价值意义来了一次质的飞跃。读完该书的读者都知道这句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话意味着什么。是的,这句话,带着抱憾,带着痛楚,带着一生都不能原谅自己。整整20年,我们的作者一直忙这忙那,甚至无聊瞎忙;尽管彼岸书店的众人不断相邀,像隆重接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安排好了住宿和旅游的行程什么的,作者竟然没有抽出时间前去赴约见面,成为终身遗憾。看到这句话,当时就让一直自认为自己是硬汉、缺少柔情的我一下子就彻底破防了,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不知不觉中柔软的心被萌化了,难以自已。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短短一行字,能让看到的人瞬间泪崩,甚至好长时间沉浸其中缓不过劲儿来,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就是作家的伟大。真正的告别是沉默的,转身就离开了,让人瞠目结舌,没有一丁点心理准备……是啊,我们的人生有太多的预料不到和猝不及防,谁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可是,单纯天真的我们总是以为时间多的是,一切都来得及,明日复明日的反复耽搁。甚至有时等待的太久,都忘记了自己在等什么了。真正知道了已经来不及了,无法补救了,就懊悔痛责不已。无尽的感伤让人无语凝噎,泪水流,空悲切……
阅读这本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的好书,那贯穿20年的情谊和绵绵的书信来往,让我们再次体会感受到了“书当快意读易尽”;充分认识到了所有的相处舒服,背后都是一种善良。对古人强调的“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有了新的认识。而最大的感受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说的:圈子不用太大,温馨就好;朋友不必太多,知心就好。干净的语言,变小的圈子,自律的生活,独处的时光,最让人感到舒心又惬意。
我们的男女主人公,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隔着浩渺无垠的大西洋,通过买书、卖书相识;通过谈书、议书,产生共鸣;通过书信来往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生活,要的是品味。从未见过,但成了各自的挚友。文字本没有生命,一旦被解读,便有了灵魂。在整本书中,最令人动容、心颤的是以书为载体的心灵交流和以书信为形式的无法掩饰的丰富情感的透露。让人不得不感叹:在这个缺少人情味的世界里,在这个没有一点毛病就不正常的时代,虽然没有多少值得留恋的,幸好至少还有你。“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对双方来讲,之所以会带来更加丰富的情感,正是因为“等待”。等待,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令人神往的意义。真得是生活一地鸡毛,里面藏着星星。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有这一条查令十字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海莲和弗兰克这种谈书论文20载的书信交流,令人感动又羡慕,更是向往。虽然他们从未谋面,但是他们却是最能理解对方的人。书信往来使得他们成为精神至交。只是随着弗兰克的逝世一切都有了终了,结束了整个富有不可思议的传奇色彩浓郁的故事,给书信两端的对方以及我们读者都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遗憾。尽管后来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这家书店关门了,却成为全世界所有爱好读书的人的精神坐标。书读完了,让人不由地怀念一书一字不疾不徐的书信年代。人的一生,要想找到一个与自己“同频共振”的人是很难很难的。所以在阅读这本书时,才更加折服于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人的善良,纯粹,在这本书里熠熠闪光。“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难而可贵。由此,由衷地感慨:无论什么世道,无论什么年龄,看书阅读是最值得的事情。
在这个不缺笑话,缺真话,不缺感情,缺真情,人人抱残守缺,把自己紧紧裹住,不愿意敞开心扉的时代,我们常常陷入有话不知怎么说,和谁说,说什么,不用说的尴尬境地。所以对描写的大洋两岸的他们的关系羡慕不已。心有灵犀,默契无间。若懂,无需千言万语。迟子建说过:“生活是永不圆满的。但是,曾经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这本书是爱书人之间彼此问候、相互取暖的暗号,令人感动又向往。朋友真的无需太多,哪怕只有一个了解彼此,就已经足够宝贵了。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微微上扬,就会常常带有微笑。借人之智,完善自己。世上最舒服的关系,就是:有话直说。最好的关系,有幸遇见,恰好合拍。浪漫的从来不只是爱情,还有一辈子的好朋友。真正的朋友,不需要每天24小时守望彼此,在重要的时刻,静静的聆听对方的喜怒哀乐,就是幸事。平时各忙各的,互不打扰;一旦对方有事,第一时间就会出现,成为最有力的臂膀。各自随意,又彼此在意。一句话,你只管前行,岁月自会温柔相待。
说起来,我们的人生得到什么,都是自身德行支撑的结果,就像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时间会留下最真的人。严酷而无情的现实是时不我待。如果有想做的事情,还是不要等待,立马去做,谁会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人生有太多的来不及,珍惜每一个对你好的人,错过了就是一生。因为书籍,我们人类的记忆可以不朽。目之所及,皆是过往,心之所念,皆是人生沧桑。写到这里,默默祈祷:愿人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事关休成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我们的悲剧就在于:老得太快,醒悟得太晚。蓦然回首,木已成林。岁月是故事,生命是过客,一眨眼就是一天,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人生路上总会有太多的遗憾,没办法,这就是生活。正因为经历过遗憾和太多的无奈和不得已,正因为再苦也只有自己清楚,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当下,允许一切发生。过去的都已过去,留下的不忍直视。多读书,只说对了一半,严格挑选好书才是人该做的选择。因为很多书,不值得浪费时间去读。说心里话,《查令十字街84号》这样的书,对我来说,一生读这样一本就足够了。请不要问为什么……
查令十字街84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