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京港携手共拓空间信息新未来
2025年9月19日至20日,第十届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在北京市经开区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统筹指导,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等联合协办,以“智联非暴露空间·定位未来十年”为主题,汇聚百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为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发展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作为我国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该论坛的发展历程颇具分量。其前身是北斗总设计师、共和国功勋孙家栋倡导的北斗应用沙龙,历经十年深耕,于2024年纳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2025年升级为北京市科协重点学术项目。而“非暴露空间”这一核心学术概念,由全图通院士工作站杨元喜、范本尧两位科学家在经开区首次提出并完成定义,论坛的成长轨迹,也充分印证了经开区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产业生态优势与政策支持力度。
开幕式上,两大重要奖项的颁发成为焦点。其中,“非暴露空间特殊贡献奖”授予地图学专家、河南大学王家耀教授,以表彰其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陈武、陈艳艳、薛志刚、张凤民、赵华伟五位学者则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与实践成果,斩获“非暴露空间个人成就奖”。学术成果展示环节同样亮眼,论坛征集的论文覆盖多跨学科领域,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及科学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室内导航、物联网、视觉导航等实际场景,并在行业核心期刊陆续发表,为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多方位卫星星座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是本届论坛的一大突破性亮点。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联合QTT商业卫星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签约,未来将在智能卫星研制、卫星发射服务与载荷搭载等领域开展深度研发协作,同时推进频率轨位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此次合作不仅整合了产学研多方优势资源,更标志着京港两地在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启强强联合、协同创新的全新格局。
论坛期间,北京经开区在航天产业领域的强劲发展态势也备受关注。随着亦庄火箭大街加快建设、星箭联盟持续壮大,经开区在商业航天赛道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为论坛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与实践场景。参会嘉宾围绕下一代定位技术突破、地下交通数字化、国际标准互认等关键议题展开多轮深入研讨,结合行业痛点与发展需求,提出诸多创新思路与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北斗技术的跨界融合与生态建设注入新活力。
关于论坛未来规划,组委会透露,下一届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计划于2026年在新加坡举办,届时将重点面向东盟国家构建更为开放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推动中国航天技术与国际市场深度对接,汇聚全球智慧助力时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迪表示,公司将始终坚守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非暴露空间技术的研发与规模化应用。“北京经开区创新氛围浓厚、产业基础雄厚,为高科技企业成长提供了优越环境。”张迪强调,未来论坛将继续以经开区为重要基地,深化与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的协作机制,推进校企多元合作,积极拓展香港市场,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势共享,为京港共建国际科创中心、推动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