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王家耀院士荣获“非暴露空间特殊贡献奖”、北京工业大学陈艳艳教授获得“非暴露空间个人成就奖”,第十届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统筹指导,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联合协办的"第十届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于2025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市经开区成功召开。
“非暴露空间”这一学术概念由全图通院士工作站杨元喜和范本尧两位科学家在经开区首次提出并完成定义。论坛源自“两弹一星”科学家孙家栋倡导的北斗应用沙龙,历经十年发展,已成为我国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并于去年起被纳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今年成为北京市科协重点学术项目。这一创新概念的诞生,体现了经开区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独特优势。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扎根经开区,依托这里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政策支持,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本届论坛以"智联非暴露空间·定位未来十年"为主题,论坛开幕式上颁发了“非暴露空间特殊贡献奖”,授予河南大学王家耀院士;“非暴露空间个人成就奖”则由陈武、陈艳艳、薛志刚、张凤民、赵华伟五位获得。同时,非暴露空间学术论坛的论文成果丰硕且面向多个跨学科领域征集,非暴露空间相关专利、软著和科学成果分布在室内导航、物联网、视觉导航等多个领域,并在相关期刊中陆续发表。
论坛的另一重要环节为“多方位卫星星座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QTT商业卫星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携手,将在智能卫星、卫星发射、搭载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研发合作,推进频率轨位资源的协同利用。此次合作项目充分体现了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务实合作。同时,论坛也展示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航天产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亦庄火箭大街和星箭联盟建设的快速发展,彰显了经开区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本届论坛吸引了百余位国内外行业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与会者们围绕下一代定位技术突破、地下交通数字化、国际标准互认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为推动北斗技术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案。
据悉,下一届论坛预计将于2026年在新加坡举办,重点将面向东盟国家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推动中国航天技术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为全球时空信息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论坛主办方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图通”)董事长张迪表示,将持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入推进非暴露空间技术的研发与落地应用。他指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生态优越、产业土壤丰沃,是培育伟大企业的一片沃土。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自创办以来,一直扎根于经开区,并得到经开区企业协会的鼎力支持,未来论坛将继续以经开区为起点,积极拓展国际影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张迪同时强调,全图通也将进一步深化与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的协作机制,推动校企多元合作,携手走进香港,实现资源互补、强强联合,为京港两地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促进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持续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