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秋天的松花江
【主持人】魏风仙
【时间】2025年9月18日
【上刊诗人】阎晓文、彭珍海、乔安娜、逍遥舟子、汗牛、李良英、李英发、郜慧琴、李吉伟、彭希花、吴会茹、关新、张建刚、董义敏、杜海欣、刘海平(高山)、俎根彩、王进龙、马连山、枯藤小草、张晓旭、清猗、杨国堂、赵章柱、薛建华、张洪艳、魏风仙
秋天的松花江
文/阎晓文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
罪恶的虎豹豺狼
蹂躏着松花江岸的大豆高粱
松花江用泪水、血水
翻卷起愤怒的抗战波浪
十四年浴血奋战
松花江的一朵朵浪花
都是杀敌的一把把刀枪
九十四年了
浪花翻滚着涛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秋天的松花江
涛声就是警钟
九一八的国耻永不能忘
秋天的松花江
文/彭珍海
秋风以鎏金的笔锋题写江天
一部淬火史诗在浪尖徐徐铺展
石砌堤岸细数岁月的涟漪
铁血荣光在流水中铮然作响
北斗星火坠入粼粼波光
淬过硝烟的山河隆起钢铁的脊梁
听!惊涛里迸出先辈的呐喊
每一滴水珠都凝着不落的太阳
芦苇荡举起银色的剑戟
十万青穗挺立成青春的模样
当我们的目光穿越晨雾
古老的钟声化作万吨巨轮的汽笛
看!大江奔涌气势如虹
复兴征程冲破万里波涛——
朝阳照亮整条江河
新时代的儿女们,正挥毫泼墨书写华章
秋天的松花江
文/乔安娜
秋风轻抚
已有几丝凉意
松花江畔的落叶
也是如诗一般起伏
没有不经历的寒风刺骨
秋风扫落叶有时也有其温柔
霜色染枝头
老树已经静穆
捎一个口信给松花江
其实好多地方和你一样
在低沉的岁月里
仍旧闪着丝丝不熄灭的微光
秋天的松花江
文/逍遥舟子
西伯利亚的秋最爱黑龙江和松花江,
当吻了松花江畔的桦和松,
秋天的森林立刻变身天上的彩虹,
江水立刻像五彩斑斓的金鱼群流光溢彩,
北国秋尽管惊艳无比,
封面就如此轻松搞定。
秋天的松花江
文/汗牛
今又去看,秋天的松花江
为何一江浪花,又牵动丝丝忧伤
是九一八,是九一八的吼声
正开奏九十四载的风雨雷电交响
听吧,那是松花江上的悲歌
如秋雨,湿透了两岸的大豆高粱
看吧,一群群衣衫褴褛的人
正脚踩秋霜寒露,背井离乡
松花江,九一八,时空的炸雷
警笛长鸣,耻辱撕裂心肠
挥去泪水,举起“九·三”胜利的旗帜
用战鹰长龙,把钢铁长城再次武装
唱吧,松花江水黄河浪
风吼马啸,志在疆场
手握东风快递,网开北斗慧眼
唯刀枪作笔,才能书写和平诗章
秋天的松花江
文/李良英
江水血红
那是十四年抗联的英灵
在流淌
勿忘
一九三一
勿忘
九一八
秋天的松花江
曾奔涌着中华民族的苦难
九十四年了
曾经的国耻
已融入松花江的波涛
激扬着民族的血性刚强
听,松花江上
涛声依旧,歌声不歇
每一朵浪花
都激荡着时代的警钟
每一段歌声
都化作雷霆般的呐喊
中华民族
昨天的历史,绝不会重演
秋天的松花江
文/李英发
1
秋天的松花江
终于长大了
曾经的呐喊和咆哮
都平静下来
清澈的江水
睁着警惕的眼睛
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船只
人声鼎沸
一群海鸥盘旋着飞过
松花江
把曾经的屈辱和苦难
往心底掖了掖
秋天的阳光
金灿灿的,像金子
也像宝剑的锋芒
2
我被松花江的涛声
闪了一下腰
我轻轻掬起
一捧屈辱和往事
秋天的江水
内敛 沉稳 厚重
她抱着海鸥的翅膀
也抱着蓝天和云朵
秋天的松花江
文/郜慧琴
呼啦啦
秋风掠过江面
奔腾的松花江在怒号
像是那年秋天一位少年最后一声呼喊
那座沉入水底桥
锈迹斑斑
锈迹斑斑地蚕食着泪滴
每一滴都是秋光按住的伤口
1931年的月光
好冷,好冷啊!
冷得冰冻了东北的万物生
还有一颗颗滴血颤抖的心
奔流不息的松花江吆
今天祥和的朝阳
把江面染得如琥珀一样的
美妙
秋天的松花江
文/李吉伟
那条有了记忆的江水
何曾忘记无端战火
波纹里藏着深沉
那一道道涌起的抬头纹
每一条沟壑里都藏着深仇
曾经满脸通红的高粱
那是矗立在江畔的汉子
倒在血泊里的躯干
与漫天遍野的红
汇成波涛汹涌
挥起大刀誓死抗争
那条波澜不惊的江面上
水平如镜,映着夕阳
每一个挺起的胸膛
每一次划破长空
在警报声里化作利剑
寒光四射刺向远方
秋天的松花江
文/彭希花
怒吼的松花江
是天河的眼泪
流淌不息
向这个世界在倾诉着
九十四年前的沧桑经历
呼啸的北风裹挟着雪花撒落江水
那是烈士们的鲜血和灵魂
诉说着当年的屈辱
在告诫后人
不要忘记
倭寇的罪行累累
秋天的松花江
文/吴会茹
九十四株芦花垂首在水中央
暗流抚过铁桥的旧伤
白鹭突然振翅
搅碎满天云影
漩涡里沉浮的夕光渐渐变轻
北风扫过滩涂的碑文
沙粒滚烫 江月新生
看哪!解缆的船队正切开薄霜
下游漂着那么多金色的钟声
每道波浪都捧着明亮的种子
奔向结着盐霜的黑土壤
秋天的松花江
文/关新
秋天的松花江
欢舞
高粱那么红
稻菽那么黄
秋天的松花江
悲愤
强盗闯进我家
烧
杀
抢
秋天的松花江
热血的松花江
怒吼着
将侵略者
涤荡
秋天的松花江
文/张建刚
九一八,每逢这个日子
东北的秋天,就会被一首歌
唱得痛断肝肠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这首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唱哭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歌
它穿越九十四年的时空
至今仍在我们的胸腔里回荡
如果说祖国东北是一只怀抱的吉他
那么咆哮的松花江,就是一根
粗犷的琴弦,翻滚的巨浪
把民族仇恨的音韵撼天动地地拨响
即便是一条大江在秋天干涸
那也按捺不住手中的拨子弹奏
在日寇铁蹄下,曾失去家园的悲壮
秋天的松花江
文/董义敏
94年前的今天
东北沦陷
铁蹄踏破了松花江两岸的宁静
日本关东军
炸毁了南满铁路
侵占了丰饶富裕的东北
森林被砍伐
煤矿被开采
资源被掠夺
松花江的秋天
曾是丰收的季节
却成了东北百姓永久的痛
看今朝
谁敢欺我中华
9.3阅兵、大国重器所向披靡
逐梦九天、问鼎苍穹
亮剑云端,有我无敌
航母佩剑、刀尖舞者
松花江水缓缓东流
松花江的秋天好美
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吧
秋天的松花江
文/杜海欣
星际划过历史的天空
翻滚的松花江
迎来沉重的呐喊声
那是英雄的故事
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不能忘记那个秋天
柳条湖落下南满铁路的碎片
把人民愤怒的火焰点燃
七三一的暴行
让大地回荡崛起的呼声
如今的松花江恢复了平静
它把屈辱和坚韧留在心底
让奋进的红色旗帜
如利剑出鞘
捍卫祖国的领空
似燃烧的火种
点亮春天点亮黎明
秋天的松花江
文/刘海平(高山)
秋天的松花江一定很美
它虽不是江南水乡
却是另一番景象
令无数人心驰神往
秋天的松花江
是我朝思暮想的地方
它定会美的像人间天堂
即是想想也会春心荡漾
秋天的松花江
岸边树叶金黄、菊花幽香
江面上那一层薄薄的冰
初升太阳江面反金光
夕阳西下又会换红色新装
我喜欢秋天松花江的静美
它像安详的老人
又如成熟的女人
任层林尽染风光无限
它都会波澜不惊
用爱心守护着这片热土
也滋养着喜爱它的人们
秋天的松花江
文/俎根彩
秋日的松花江,披一身金色外衣
江水如镜,收纳两岸层林尽染的绮丽
红叶吻着波心,白桦倚着山际
流动的山水画卷里,风都裹着诗意
九十四年前的9月18日
防空警报像裂帛般划破天际
1931年的寒夜,屈辱冻僵了这片土地
多少亡魂的悲怆,沉在江底,随浪声低泣
今天,汽笛从江面漫过来
火车、轮船、汽车拧成共振的频率
为十四载苦难鸣响沉缓的悼词
也为三千万亡魂,捎去未尽的思念与敬意
但血色里绽放的,是不屈的红色印记
抗联英魂曾在江畔点燃烽火的希冀
他们把信念熔进江涛,把热血洒向黑土
让这精神的长河,滔滔奔涌,从不停息
如今江涛依旧,却翻涌着盛世的暖意
渔舟唱晚摇碎霞影,候鸟翔集追着云絮
游人踩着秋光笑,渔家迎着浪头嬉
新时代的松花江,每道波纹都藏着蓬勃的活力
当防空警报再一次划破松花江的长空
我们在红枫与江浪间握紧记忆
铭记那浸着血泪的悲歌,珍爱这洒满阳光的晴空
携手并肩,让更艳的黎明,在江畔缓缓升起
秋天的松花江
文/王进龙
2025年江风里的褶皱,是去年没织完的藏青围巾
织针在衣兜硌着指节,像三十岁那年没说出口的“再等等”
晨雾漫过堤岸时,总想起母亲晾在阳台的白衬衫
江水拍着石阶,一声是搓衣板的“啪”,一声是父亲补船的“叮”
卖烤红薯的炉子冒白气,暖了攥着零钱的指尖
也暖了手机里没发出去的:“妈,今年霜比去年早”
江鸥掠过时,我摸了摸鬓角新生的碎发
像摸江边刚冒头的芦苇,软乎乎,又扎得人心尖发紧
捡块扁石打水漂,圈儿荡开又合上
多像孩子书包上的拉链,拉上是“妈妈早点来”,拉开是“妈我长大了”
傍晚的江面铺着碎金,我蹲下来系松开的鞋带
抬头撞见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
一边连着菜场刚称的萝卜,
一边浸在江水里
和二十年前那个追着江风跑的姑娘,
轻轻碰了碰肩膀
秋天的松花江
文/马连山
长白山上奔泄的水
冲刷着过去的耻辱
松花江的涛声
是不息的警钟
日寇的暴行不能忘记
伤疤旧痕永远也不会抚平
那首松花江上
唱过几代人
每到秋天的时候
多少个泪目凝望
多少个声音呐喊
只有民族团结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国富民强军事强盛
松花江上的悲剧不会重演
中华大地再不会有法西斯横行
谁敢来犯必会碰的头破血流
碎尸丧命
秋天的松花江
文/枯藤小草
九月的风起了
吹过松花江的水面
吹皱了那一江的秋意
晨光微熹
照着两岸的大豆 高粱
仿佛照见了历史的伤痕
仿佛听见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声
不过当年的战歌
如今已成了慷慨激昂的凯歌
江水流淌依旧
岸上的已安居乐业
永不再流浪
九月的风吹过
拂动岸上的高粱
仿佛千万个声音在低语
铭记 前行
秋天的松花江
文/张晓旭
秋天的松花江应该是很美的,
因为没去过,
只是听说那里很美。
有湛蓝的江水,
还有两岸火红的高粱,
金黄的稻田……
那里的人民应该很幸福,
但在1931年的9月18日之后,
那里却传来了一首叫做《松花江上》的悲歌。
黑暗终究会过去,
毕竟它见不得半点光芒,
江面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两岸的风景依然很美,
9月的快乐又回到了9月,
就像人们笑声,
只是更珍惜今年的9月,
但也不会忘记那年的9月。
秋天的松花江
文/清猗
尽管没去过白山黑水的松花江
但品尝过那里的大豆高梁
多么丰饶的北大仓
九一八!一群强盗闯进了家乡
他们像豺狼一样
用刀枪制造了深重的苦难
松花江呜咽着,停止了流淌
流浪!流浪!
抗日联军胃肠里的桦树皮
已成为这个民族的“传家宝”
勿忘!勿忘!
请让我想象下,今天的松花江
——那天上的河流
秋风吻过
每一棵白桦林的金冠
把英雄的故事一再传唱
秋天的松花江
文/杨国堂
寒江载秋缓向东,
残叶如笺写沉痛。
风撕旧痂起苍茫,
云卷呜咽荡长空。
九秩寒波犹在目,
石碣深镌家国恸。
古木盘根守故土,
新松挺立向苍穹。
吾辈衔殇志愈坚,
血沃青山花更红。
金乌不融史霜白,
警世钟鸣彻寰中。
奔涛蓄得千钧力,
汇作神州雷动声。
勠力同心护金瓯,
长风万里看腾龙。
秋天的松花江
文/赵章柱
爽风吹拂在松花江上
黄了稻子 红了高梁
百姓安居乐业歌声扬
好一派迷人的风光
今日平静的松花江上
突然翻起历史的篇章
杨靖宇将军昂然挺立
赵一曼烈士英姿飒爽
不能忘呵血写的昨日
要珍惜呵美好的时光
喜看今日的松花江上
正绽放更灿烂的辉煌
秋天的松花江
文/芳华正韶
九一八,我记住了
八个女人
八双眼睛,燃过黑夜里的星
八双布鞋,丈量过密林的寒霜
八支枪,挑开过寒林的风
江水再冷,冻不住滚烫的魂
纵身一跃,不是落幕
是把信仰,种成了江畔
年年抽芽的春
秋天的松花江
文/薛建华
提起松花江
胸中怒满腔
满山大豆和高粱
倭寇烧杀抢
江水长哭泣
爹娘去流浪
奋起同胞千百万
舍命赶豺狼
硝烟入历史
今秋松花香
江水涛涛船安详
珍惜好时光
秋天的松花江
文/张洪艳
没去过东北
也没没见过松花江
到底有多大有多宽有多长
一概不知
可从电视上会从书籍里已经了解了松花江很美
特别是秋天的松花江
松花江的水是
湛蓝的
那里的两岸有火红的高粱
成熟的大豆还有金黄的稻田
那里的人民很坚强
那里的人民很勇敢
那里的人民也很悲壮
谁也不会忘记1931年的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彻骨铭心灾难
松花江日夜呜咽着
抗日联军夜以继日地与倭寇进行着沉重的抗击
从此这里没有了光明
没有了平静
人们过上了饥寒交迫的生活
然而乌云是挡不住太阳的
黑暗终究要过去
江面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里有爽朗的秋风吹拂在松花江上
有杨靖宇将军的铮铮铁骨
有赵一蔓烈士的英姿飒爽
有八女投江不畏强暴的斗志昂扬
有像一排排白桦树林一样坚强的将士们
如今的松花江
百姓安居乐业
有迷人的风光
有动人的英勇不屈的英雄故事在不断传扬
秋天的松花江
文/魏风仙
秋天的松花江平静、从容
今天 许多人来到江边
放飞一盏心灯
目光中闪烁着怒火和悲伤
手中的一捧菊花淌着眼泪
94年前的松花江
被炮火蹂躏的遍体鳞伤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江水
一个民族的魂魄在江流中激荡
历史 把“9.18”这个扎眼扎心的数字
深深地镌刻在松花江上
那些不能忘却的 永远不会忘却
警报再一次拉响
秋风中传来“乡村振兴,东北振兴”的强音
岸边的每一个人握紧拳头
今天松花江 洗去了昨日的屈辱
滚滚的松花江 把这段悲壮的历史永久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