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正值“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京城大公书画院携手宋庄分院、聊斋画苑及写生创作基地,隆重推出“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主题线上书画展览。此次展览汇聚众多书画艺术家,以笔墨丹青寄托民族情感,用艺术语言唤醒历史记忆,表达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展览以“一笔一墨皆有情,一字一画总关国”为核心理念,展出包括书法、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品力作。艺术家们以史为鉴,饱含深情,创作出一批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的作品,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先烈,激励今人砥砺奋进、振兴中华。
著名画家马燕莉带来国画作品《铁骨铮铮》,以苍劲笔力描绘民族脊梁,象征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原部委退休干部薛为民先生挥毫书写《不屈抗战忆宛平》,并配诗一首:“卢沟晓月照宛平,雄狮怒吼华抗争。硝烟烽火十四载,热血长城千万众。可歌首胜平型关,可泣会战数域城。不屈救亡拼持久,报捷号角慰英灵。”诗书合一,气势磅礴,令人动容。
山西老年书画协会记者贾健华站长献上《常胜将军》一作,融绘画与书法于一体,展现英雄气概。著名书法家马芳萍连创三幅书法精品:《勿忘國恥鉛記歷史,擔當使命振興中華》《金戈䥫马踏平东京,斬除樱花栽種牡丹》《警鍾長鳴勿忘國耻,愛我中華牢記歷史》,笔力遒劲,字字千钧,发人深省。
书画家马树春以《紫气东来》寄寓民族复兴的祥瑞之兆;书法家宋剑书写《勿忘国耻,复兴中华》,简洁有力,直击人心。
宋庄分院周钦杰院长创作两幅书法佳作:《警钟长鸣,不忘九一八国耻初心永铸,誓守千万里山河》《忆往昔山河破碎悲国难,看今朝华夏昂扬护家邦》,将历史沉思与时代豪情融为一体。李长河老师亦以《牢记敌仇,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强我中华》抒发赤子之心。

京城大公聊斋画苑院长蒲郡携新作《铜墙铁壁》参展,以雄浑苍劲的笔墨绘就巍巍群山,层峦叠嶂间如铁壁耸立,气势磅礴,象征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意志与力量。画作之上,题写毛泽东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诗与画交相辉映,将革命豪情与山河壮志融为一体,既展现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又寓意今日中华儿女守护山河、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

此次展览特别迎来朱德总司令文书管家、老一辈革命家精神传承者袁存建将军的倾情献作。他以赤诚之心创作书法作品《军魂》与《奋进新征程》。《军魂》笔力雄健,如刀刻斧凿,字字如铁,彰显人民军队忠诚于党、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奋进新征程》则气势昂扬,笔走龙蛇,饱含对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坚定信念与豪迈情怀。两幅作品既传承红色基因,又激荡时代强音,为展览注入深沉而磅礴的精神力量。
此次线上展览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社会开放,旨在以艺术之美传承红色基因,唤醒民族记忆。京城大公书画院院长孙杭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用艺术记录历史、讴歌英雄、激励后人。丹青可绘千秋业,笔墨当书万古情。让我们共同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展览特别呈现京城大公书画院院长孙杭的原创诗歌:
《青铜的胎记——写在九一八》
——孙杭 于京城大公书画院
铁轨在柳条湖的夜色里折断
月光锈蚀成弹孔的形状
沈阳城的钟表店停止了走动
所有表针都指向1931年的寒霜
墨砚里泛起松花江的呜咽
一纸战栗的《申报》洇开血色边疆
而我们以笔为枪 在宣纸上
刻下三千五百万道裂痕的国殇
狼烟咬碎秋海棠叶的版图
刺刀挑落日头旗的影子太长太长
但废墟下的根须始终醒着——
那是长白山的铁骨在雪底下发烫
如今我们裁一丈燕山的云帛
拓印卢沟桥上所有石狮的凝望
将永定河的波涛研成浓墨
把不屈的脊梁写成竖 横折成梁
让每一笔狂草都饱含雷霆
让每一处留白都回荡钟声的浑茫
九百万平方尺的宣纸铺开啊
以汗青为轴 托起东方的曙光
看!我们挥毫时腕底奔涌的
不是墨汁 是黑土里沸腾的岩浆
那纸面未干的凛然气韵 正化作龙脉
在新纪元里铮铮作响
2025年9月18日
京城大公书画院
京城大公聊斋画苑
京城大公书画院宋庄分院
京城大公书画院写生创作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