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丰富饮食描写所体现的封建贵族饮食文化特色
《红楼梦》中丰富多样的饮食描写贯穿全书,生动展现了封建贵族阶层的生活风貌。这些饮食描写不仅是对美食的记录,更是封建贵族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研究《红楼梦》中的饮食描写,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封建贵族饮食文化的特色,窥探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审美情趣以及养生观念等。
贾府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食材选取极为讲究,大量珍稀食材的运用彰显了其高贵的地位。燕窝作为一种传统名贵食品,多次出现在书中。秦可卿生病时食用燕窝汤,黛玉生病时宝钗送去上等燕窝。燕窝具有补虚养胃、滋阴调中的功效,其昂贵的价格和稀有的来源,使其成为贵族专属的滋补品。此外,人参也是书中常见的珍贵食材,人参养荣丸等药膳体现了贵族对养生的重视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贾府的食材来源广泛,涵盖了天南海北。田庄每年进贡大量的新鲜农产品、野味和家禽家畜,如大鹿、獐子、狍子、野鸡等。同时,贾府还会从市场上采购珍稀食材,甚至接受朋友赠送的珍贵礼物,如薛蟠提到的鲜藕、大西瓜、鲟鱼和暹猪等。这种广泛的食材来源,不仅展示了贾府的雄厚财力,也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广泛的社交网络。不同地域的食材汇聚一堂,体现了贵族对各地美食的追求和对多元文化的接纳。
《红楼梦》中的许多菜品烹饪工艺极为复杂,体现了厨师高超的技艺。以“茄鲞”为例,这道菜看似普通,实则工序繁复。将茄子去皮切丁,用鸡油炸过,再混入鸡脯子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等,用鸡汤反复煨干,最后用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如此复杂的制作过程,使得“茄鲞”口感丰富,层次分明,成为贾府饮食文化的经典符号。书中展现了多种烹饪方法,包括炖、蒸、炒、炸、烤、烩、腌、糟等。“火腿炖肘子”采用炖的烹饪方法,将火腿与猪肘一同炖煮,使两者的味道相互交融,别具风味。“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则运用蒸的工艺,把新栗粉与糯米粉混合,加入桂花糖蒸制而成,糕体蓬松,散发着桂花的香气和栗子的清甜。“炸鹌鹑”经过油炸后,外皮酥脆,内部鲜嫩。这些多样的烹饪方法,丰富了饮食的口感和风味,满足了贵族阶层对美食的挑剔需求。
在贾府的宴席上,入座和座次的安排严格遵循身份地位和长幼亲疏的原则。长辈先入座,然后晚辈依次入座,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总是坐在主位。例如,在重要的社交场合中,官职高者、身份尊贵者会被邀请至靠近主位的上座,以彰显其地位和对他们的敬重。这种座次安排不仅是形式上的体现,更是封建等级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写照,时刻提醒着人们各自的身份与地位,维护着家族内部的秩序与尊严。用餐过程中,贾府成员需要遵循一系列繁琐而细致的礼节。长辈未动筷,晚辈绝不可先行进食,这是对长辈的基本尊重。进食时,姿态要优雅端庄,不可狼吞虎咽,需小口咀嚼,举止间尽显教养。夹菜时,要注意不可碰到别人的筷子,也不可在盘中乱翻。喝酒要适量而行,不可醉酒失态。此外,在餐桌上不能随意咳嗽、打喷嚏,若实在无法避免,需用手帕掩住口鼻,侧身避开众人。这些用餐礼节从细微之处入手,全方位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将贵族的教养与风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饮食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王熙凤精明能干,在饮食上也尽显奢华与讲究。“茄鲞”这道菜的复杂做法就体现了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精致饮食的偏好。而刘姥姥来自农村,饮食较为朴实,她的言行举止与贾府的奢华饮食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她的质朴和憨厚。贾母作为家族的核心,她的饮食选择既体现了对养生的重视,也彰显了她的尊贵地位。她喜爱的菜品如鸭子肉粥、牛乳蒸羊羔等,都与她的年龄和身份相契合。饮食活动在书中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贾府的各类宴会,如元春省亲宴、贾母生日宴、中秋团圆宴等,不仅是展示家族实力和社交网络的重要场合,也是人物之间交流和冲突的平台。在宴会上,人物的情感得以抒发,矛盾得以激化或化解。例如,螃蟹宴上大观园的小姐、公子、婆媳、丫鬟们聚在一起吃螃蟹、饮酒作诗,展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性格特点。而贾府饮食从兴盛时的奢华到衰败时的简朴,也深刻地反映了家族兴衰的变化,暗示了封建社会家族制度的脆弱性。
贾府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视,药膳结合是其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除了前面提到的人参养荣丸,书中还有许多具有养生功效的菜品。如“燕窝粥”,燕窝经过泡发后与大米一同炖煮,营养丰富且口感细腻,具有滋阴润肺、养颜美容的作用。“酸笋鸡皮汤”不仅味道鲜美,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这些药膳体现了贵族阶层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将饮食与养生紧密结合。贾府在饮食上也遵循时令,选择当季的食材。春季有新鲜的蔬菜和野菜,夏季有各种水果和清热解暑的汤品,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螃蟹、鱼类等美食丰富,冬季则有温补的食材如羊肉、鹿肉等。这种遵循时令的饮食习惯,符合中医的养生理论,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反映了贵族阶层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红楼梦》中丰富多样的饮食描写,生动地体现了封建贵族饮食文化的特色。从食材选取的珍稀与广泛,到烹饪工艺的精湛复杂;从严格规范的饮食礼仪,到饮食与人物、情节的紧密关联;从药膳结合的养生观念,到遵循时令的饮食习惯,无一不展现了封建贵族阶层奢华、讲究、注重礼仪和养生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描写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点缀,更是研究封建社会文化、制度、人际关系以及家族命运的重要素材。深入剖析《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封建贵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内涵,感受这部文学巨著的独特魅力。(选自史传统书稿:《红楼梦》细读——100个话题深度解读。本书稿寻找合作出版商)
作者介绍:史传统,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杂志签约作家,著有《鹤的鸣叫:论周瑟瑟的诗歌》《再评唐诗三百首》《三十部文学名著最新解读》《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九州风物吟》《心湖涟语》等专著。作品散见《河南文学》《诗人》《岳阳文学》《燕州文学》以及人民网等各大网络媒体,先后发表文艺评论、诗歌、散文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5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