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小红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中小红是一位极具特色的人物,她虽身为奴婢,却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在封建社会的重重束缚中努力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其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小红在回复王熙凤的询问时,展现出了非凡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当王熙凤让她传话时,她将平姐姐所说的一堆复杂的亲戚关系和事情,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地表述出来:“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如果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这一大段连李纨这个大少奶奶都弄不清楚的话,小红却说得干净利落,让王熙凤忍不住称赞:“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这充分体现了小红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小红善于观察周围环境,敏锐地捕捉每一个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在宝玉口渴想吃茶,身边的大丫鬟又都不在时,她果断地抓住这个契机,干净利索地完成了倒茶的工作,并在短时间内将贾芸来拜访之事和贾府的奴仆等级制度说得清清楚楚,赢得了宝玉的关注。当王熙凤急需一名传话丫头时,小红又毛遂自荐,自告奋勇地完美完成了任务,从而得到了王熙凤的赏识,成功跳槽到凤姐门下,摆脱了端茶倒水都不配的小丫鬟身份,成为了一个得力好手。
在曹公的原稿中,小红表现出了知恩图报的传统品质。在贾府倒塌的时候,她并没有像一些波奴悍妇、贪官污吏那样落井下石,反而在主人陷入危境时伸出援手,表现出人的良知。这表明小红并非是一个唯利是图、为了向上爬而不择手段的人,她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小红身处封建社会的奴婢阶层,地位低下,备受压迫和歧视。但她不甘心终身屈居最底层,受气受罪受害,不甘心没有一点人的尊严地活着。她深知在怡红院中,有大丫鬟袭人、晴雯等人在前,自己根本没有和她们竞争的实力,于是便积极寻找别的出路,试图凭借自身的自然资源、潜在的才干以及自我奋斗的心志,力求改变现处的恶浊环境、人生状态,能够活得安全一些、舒畅一些。
小红明白在封建社会中,像她这样地位低下的女子,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不满足于现状,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她与贾芸的相遇,便是她主动争取的结果。她“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通过手帕传情,与贾芸结下了缘分,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了一份可能。同时,她也善于在主子面前表现自己,当有机会为王熙凤办事时,她全力以赴,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赢得了王熙凤的信任和重用。
《红楼梦》以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爱情的无奈与悲哀。而小红与贾芸的爱情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爱情没有受到身份与地位的束缚,只因心灵相通而自然生长。这种纯真的爱情,如同那悄然绽放的花朵,在贾府的繁华背后,悄悄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他们的爱情发展丰富了作品的爱情主题,为读者呈现了不同形式的爱情,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爱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小红与贾芸的爱情发展在作品中起到了推动情节的作用。他们的相遇、相知、相爱,与贾府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例如,贾芸为了在大观园的工程中谋求一席之地,巧妙地通过借钱购买药材的方式,赢得了王熙凤的青睐,这一情节不仅让他成功揽到了园艺工程,也为他与小红的相遇创造了机会。而贾府败落之后,贾芸与王仁、贾环、邢大舅等人卷入了拐卖巧姐的阴谋之中,这一情节揭示了贾府衰败后人心的险恶,也从侧面展现了贾芸在生存压力下的无奈与抉择。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小红与贾芸的婚姻是否会受到影响,为故事增添了悬念和张力。
小红与贾芸的爱情发展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小红聪明伶俐、勇于追求爱情,她在与贾芸的相处中,始终保持着主动和积极的态度,通过手帕传情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而贾芸则聪明机智、善于察言观色,他在面对小红时,也展现出了真诚和勇敢的一面。他们的爱情在封建社会的重重束缚下,经历了种种考验,但最终得以修成正果,这反映了他们不屈从于命运安排、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同时,他们的爱情也暗示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出身卑微,也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小红不甘心做家生奴以了终身,她拒绝屈从于封建社会既定的命运安排,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试图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她的行为体现了奴婢阶层对封建压迫的反抗精神,虽然她的反抗方式并非是激烈的革命斗争,但她在封建社会的缝隙中,努力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她的形象为封建社会的奴婢阶层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地追求自由和幸福。
小红的形象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奴婢阶层的生存困境。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奴婢们地位低下,没有任何人格和尊严可言。他们不仅受到主子的剥削和压迫,还要忍受同为奴婢的大丫鬟们的排挤和欺负。小红在怡红院中,备受秋纹、碧痕等人的奚落和嘲讽,她的努力和才华得不到认可和尊重。这种生存困境使得奴婢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挣扎和奋斗,也让他们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更加迫切。
小红最终与贾芸结成眷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体现了她对自由与幸福的追求。在封建社会中,奴婢们的婚姻往往由主子决定,他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小红却能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这种行为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挑战和反抗。她的幸福结局也为封建社会的奴婢阶层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曙光,让人们看到了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也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可能。(选自史传统书稿:《红楼梦》细读——100个话题深度解读。本书稿寻找合作出版商)
作者介绍:史传统,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杂志签约作家,著有《鹤的鸣叫:论周瑟瑟的诗歌》《再评唐诗三百首》《三十部文学名著最新解读》《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九州风物吟》《心湖涟语》等专著。作品散见《河南文学》《诗人》《岳阳文学》《燕州文学》以及人民网等各大网络媒体,先后发表文艺评论、诗歌、散文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5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