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薛蟠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以细腻笔触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薛蟠作为四大家族中薛家的独子,其纨绔子弟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性。薛蟠的纨绔性格集中体现在其"呆霸王"的外号中,通过三重行为逻辑得以立体化:为强占香菱纵容豪奴打死冯渊,事后"带了家眷径直进京",将人命官司视为儿戏,贾雨村通过"护官符"徇私枉法,凸显封建司法体系为特权服务的本质;日常生活充斥斗鸡走马、聚赌嫖娼等低级趣味,在冯紫英家酒宴上行令时说出"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等粗俗语句,自创"哼哼韵"取乐,暴露其文化素养的极度匮乏;虽对家人展现保护欲,如柳湘莲出走后"眼中尚有泪痕",但本质仍是精神空虚的补偿,他虽出身皇商家庭,却对家族生意"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最终导致薛家产业衰败。
薛蟠作为连接薛家与贾府的关键人物,其关系网络对情节发展具有多重催化作用:对薛宝钗而言,其荒唐行径直接影响婚嫁前景,宝钗只能寄希望于"金玉良缘"的炒作;对香菱而言,从被拐卖到成为妾室,始终处于暴力控制之下,夏金桂进门后更联手折磨,最终导致其"干血之症"发作而亡;与柳湘莲的关系则堪称全书最具戏剧性的对比,从调戏被痛打到结拜兄弟,柳湘莲的侠义行为虽短暂影响薛蟠,但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后,薛蟠再次陷入荒唐,最终因打死店小二张三被关进大牢,揭示封建体制下个体救赎的失败。
薛蟠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其堕落轨迹映射出封建贵族阶层的系统性危机:薛姨妈的溺爱纵容导致其"老大无成",这种教育模式在贾府同样普遍,如贾珍、贾琏的堕落皆因缺乏严父管教;特权阶层的道德溃败通过贾雨村徇私、薛蟠视人命为交易等细节暴露无遗;作为"圆形人物",其复杂性超越善恶二元对立,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评价他"天真烂漫,纯任自然",这种原始生命力与贾宝玉的"情不情"、柳湘莲的"侠义"形成对比,共同构成封建末世人性异化的典型样本。薛蟠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曹雪芹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他的纨绔行为既是个人道德的沦丧,更是封建特权体制的产物;其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网络既推动情节发展,又揭示社会结构的病态;其堕落轨迹最终指向对封建贵族阶层的整体批判。(选自史传统书稿:《红楼梦》细读——100个话题深度解读。本书稿寻找合作出版商)
作者介绍:史传统,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杂志签约作家,著有《鹤的鸣叫:论周瑟瑟的诗歌》《再评唐诗三百首》《三十部文学名著最新解读》《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九州风物吟》《心湖涟语》等专著。作品散见《河南文学》《诗人》《岳阳文学》《燕州文学》以及人民网等各大网络媒体,先后发表文艺评论、诗歌、散文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5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