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农事一重回打谷场
文/胡才发
清晨,安徽袁粮芜湖基地的打谷场,在蓝天白云的环抱中悠悠醒来。稻尖上,露珠似顽皮的孩子,迟迟不肯离去,将稻穗坠得微微颔首。微风拂过,如同一支轻柔的画笔,在广袤的田野上,晕染出秋天独有的诗意画卷。泥土的芬芳与稻谷的清香交织、缠绵,那是属于丰收季节最本真的味道,勾着人的心弦。
七点整,十多个工人陆续来到场边,没有嘈杂的喧闹,只有有序的忙碌。扫帚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奏响序曲;电缆被缓缓拉扯,打稻机的部件在晨光下闪烁,工人们仔细地调试、安装,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期许。他们准备着各式工具,静静等待露水被阳光蒸干,那一刻,便是农忙的
号角吹响之时。
打谷场瞬间沸腾起来。女工们头戴草帽,走进金黄的稻田,镰刀在她们手中上下翻飞,稻秆应声倒下,发出“簌簌”的欢唱,男人们则挑起扁担,沉甸甸的稻捆压弯了扁担,却压不弯他们坚实的脊梁,脚步稳健,汗珠从额头渗出,又被风温柔拭去,融入脚下的泥土。打稻机“嗡嗡”作响,稻粒如金色的雨,簌簌落入布袋,晒稻的工人手持木耙,将脱粒的稻谷均匀地摊开在场上,木耙与稻谷摩擦的窸窣声,混着人们偶尔的谈笑,在谷场上空交织成一首热烈的农事乐章。
安徽袁粮芜湖种业基地,以科研为核心,专注于小品种杂交制种。因科研的精细要求,大型机械难以施展拳脚,人工便成了主力。于是,眼前的场景,恍若时光倒流,重回旧日生产队的岁月。女人们的镰刀依旧锋利,男人们的肩膀依旧厚实,就连木耙划过谷场的弧度,都与记忆里的秋天别无二致。没有机械的轰鸣,只有人手与土地、与作物的亲密触碰,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人工的温度与心血。
阳光逐渐攀升,谷场上的稻谷泛着金灿灿的光,泥土的质朴、稻谷的香甜、汗水的咸涩交融在一起,酿成秋天最醇厚的滋味。更将谷场上的声响、光影、气息,都揉进袁粮基地的秋日里,谱成一段不慌不忙,却又格外动人的农事长歌。
作者简介:胡才发,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热爱写作,在《当代作家杂志》《教育科学杂志》《三苏文学》等发表过作品,芜湖爱心天使协会会长,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安徽省乡村工匠名师,芜湖好人等等。
三苏文学2025年“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5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
1、大赛时间:9月12日一10月7日
2、截稿时间:10月6日。
3、评奖结果将于10月1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参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初选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发布,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入围作品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留言(占50%),点赞100个以上,在看100个以上,留言100条以上。)
11、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10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奖品为奖金3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奖品为各奖奖金2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奖品为各奖奖金1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优秀奖10名,各奖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三苏文学
2025年9月11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