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賦並序
梅乃凡人,常為柴米油鹽所苦,折腰於六塵之內(注),養肉身以固魂靈,向之所欣,修短隨化,愧於建樹立業,佛說此是人世間,美其名曰紅塵。故也,聊以拙筆探微,妙世俗之态,以求自廣大。
塵者,小也,輕也。飛揚得日光照映,目遇之而色紅,夜則被伏於街巷。飄渺沉浮於斯,散披離於須臾,身卑微而不悲,任人拂而不怒,予污名而不避。或騰游於無外,或纖入於無間,故能偕風乎飛舞,駕弱水乎流永,甘無為乎消隱,無所居而漫布於天下矣。
夫天下之大有者,日小如土石,地球儼星點,人若滄海一粟之渺小。花開花謝,生靈之末,盡為塵土,亦不知於歸何處?陸𣸯詞曰:”零落成泥碾作塵”,旋滾動於車馬之末,飄舉升降於途,紅如昨耶香如故?盡是前塵舊事。生而為人,即是紅塵客,似蜉蝣於天地,昏昧真性,為都市繁華所迷惑,營營苦集終日,處乾坤而俯仰上下,求不枉來世間一趟,於不經意間擁有,又在不舍得時失去,佛典曰世俗生活也。然塵世即煩惱,空色色空,於是規避繁囂,虛幻世間,祈求超脫,仰止於佛境,奈凡俗者,難以企及矣,期看破紅塵,玉身卻仍搖曳其中。踏浪來時,赤然一身入紅塵四合;乘風去也,羽化成仁歸風月無邊。而後承液乎涌凝,渾成沃壤,擁垢於芙蕖水下,資養草木之花,助生紅生香者,亦可謂美之歸宿也。
夫肉身為浮華而掙扎於紅塵,又求精神解脫於紛擾,此正是芸芸眾生之相矣!塵世無淨土,佛心水雲間。
悲乎,人世?善哉,紅塵!
注:六塵:為佛教用語,即色、聲、香、味、觸、法。
作者简介
梅先生為大學書法教师,美国著名女子大學衛斯里等大學 客座教授。美国纽英崙藝术学會會长,美国北美書画藝术家協會顾问、名譽會長。分別在波士頓美術館 ,、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及國內大學作數十次書法演講。在哈佛大學、北京等地個人展覽數十次,与馬友友等一批世界藝术家合作活動,曾得亚太藝术研究院授予二十世纪藝术贡献奖勋章,国内授予 “德藝双馨藝术家” 称号等,為波士顿市長写碑文,書写二千寿字刻成“公元二千大寿” 大碑名字小传己列入《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等十多部典籍。出版著作有《梅宇国書法集》《三步法学会隸書》《筆落驚風雨》《秋之爱》诗集等書。由於其在書法、國畫、篆刻、詩詞文章等多方面的突出成就,被文化界尊稱為”波士頓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