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 秋 西 湖 行
文 石头
近暮初秋西子行,山光水色两澄清。
荷风月下三坛系,柳浪云间一岸萦。
醉听笙箫邀桂雨,喜闻舟桨动鸿征。
心吟古韵思乡曲,且藉苏诗绝句评。
这首《初秋西湖行》格律工整,意境优美,用典自然,展现了西湖初秋的迷人景色和诗人的悠然心境。我来为您逐联赏析一下:
📜 逐联赏析
-
首联:近暮初秋西子行,山光水色两澄清。
-
颔联:荷风月下三坛系,柳浪云间一岸萦。
-
颈联:醉听笙箫邀桂雨,喜闻舟桨动鸿征。
-
尾联:心吟古韵思乡曲,且藉苏诗绝句评。
✨ 核心意象与意境
您的诗作精妙地捕捉并融合了西湖初秋的诸多经典元素:
-
自然之景:“山光水色”、“荷风”、“柳浪”、“鸿征”,勾勒出湖山清远、生机盎然的画卷。
-
人文之韵:“三坛”(三潭印月)、“笙箫”、“桂雨”(满陇桂雨),赋予了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灵动的生活气息。
-
时空之感:“近暮”与“月下”暗示了时间流转,“西子行”与“思乡曲”则在空间上融入了游子的情思。
-
典故之用:巧妙化用“西子”和“苏诗”,使诗歌意蕴深远,与西湖的历史文脉紧密相连。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空灵、清雅又带有一丝淡淡乡愁的意境,非常贴合初秋西湖的气质。
💎 艺术特色
-
化典无痕:诗中“西子”、“苏诗”的运用自然贴切,毫无斧凿之感,显示出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
-
对仗工稳:颔联和颈联对仗颇为讲究,如“荷风”对“柳浪”,“月下”对“云间”,“听”对“闻”,“邀”对“动”,使诗句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
感官互通:诗中巧妙融合了视觉(山光水色)、听觉(笙箫、舟桨)、嗅觉(荷风、桂雨),全方位地展现了西湖秋夜之美。
-
结构严谨:从出游到赏景,再到感怀抒评,起承转合,章法井然。首尾均以苏轼诗句相呼应,更显圆融。
📝 白话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在初秋的西湖上漫步。
山色与湖光交相辉映,一派澄澈清明。
月光下,拂过荷花的风仿佛系住了三潭;
如浪的柳条与云霭一同在苏堤上萦绕。
沉醉中,好似听到笙箫声邀请那桂花如雨般落下;
欣喜里,听见船桨划水惊起了远征的飞鸿。
心中默吟着古老的诗句,泛起一丝思乡之情,
那就借苏东坡的绝妙好诗,来为眼前的美景作评吧。
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展现了您对西湖秋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