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诗阅读
爱不够的贵州
文/李炜
亲爱的朋友
热烈欢迎你来贵州
这里瀑布溶洞美不胜收
夜郎古国天地灵秀
避暑胜地天然氧吧
四季如春凉爽悠悠
来了贵州不想走
怎么爱也爱不够
热情好客苗家小伙
敬你高山流水迎客酒
醉了之后还要干一口
香甜美食尝也尝不够
篝火晚会让你忘忧
如痴如醉手牵着手
贵州啊怎么爱也爱不够
我要与你今生今世天长地久
远方的朋友
热情邀请你来贵州
这里红色之旅尽情游走
阳明故里钟灵毓秀
千年古镇参天古树
春夏秋冬宜人气候
抛开烦恼和忧愁
一生最美的守候
淳朴善良布依姑娘
情歌对唱后把你挽留
长桌宴上不醉不罢休
酸汤鱼味道美味享受
吊脚楼旁芦笙歌舞
欢快节奏最暖乡愁
贵州啊怎么爱也爱不够
我要与你长相厮守风雨同舟
李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理事、贵州诗歌学会歌词原创中心会员、贵州省职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创作部副部长。创作的诗歌被《湖南日报》《劳动时报》《贵州政协报》《诗选刊》《青年文学家》《澳门晚报》《香港诗人》等纸刊推出,聘任为多家诗歌平台副主编、编辑、诗歌大赛终审评委。
爱,在这片土地上沸腾
——读李炜《爱不够的贵州》
文/怀梦草
读到诗人李炜的《爱不够的贵州》,仿佛被一股热情的山风迎面拥抱。这首诗没有精巧的隐喻,没有晦涩的象征,它像一杯醇厚的米酒,直接、热烈、真诚,将贵州的山川人文酿成醉人的诗行。它不是在书斋中雕琢出来的精致作品,而是从贵州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生命之歌,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篝火的温度。
这首诗最动人之处,在于它的“直接”。诗人开篇便以“亲爱的朋友/热烈欢迎你来贵州”这样亲切的招呼,瞬间拉近了读者与这片土地的距离。这不是旁观者的客观描述,而是家人般的热情邀请。诗中列举的瀑布溶洞、夜郎古国、苗家迎客酒、布依情歌,不是冰冷的景点名单,而是诗人亲身感受后提炼出的情感结晶。这种直接源于深切的体验,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让诗歌拥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诗的结构呈现出一种情感的螺旋上升。两段“远方的朋友”的呼唤形成回环,但并非简单重复。第一段偏重自然风光——“瀑布溶洞美不胜收”、“避暑胜地天然氧吧”;第二段则深入人文历史——“红色之旅尽情游走”、“阳明故里钟灵毓秀”。从自然到人文,从表象到内涵,诗人的爱也在层层递进,最终汇聚成“今生今世天长地久”、“长相厮守风雨同舟”的誓言。这种结构仿佛贵州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每一步都展现新的风景,最终抵达情感的高峰。
诗歌的语言节奏明快流畅,与贵州少数民族的歌舞节奏形成奇妙呼应。“敬你高山流水迎客酒/醉了之后还要干一口”、“长桌宴上不醉不罢休/酸汤鱼味道美味享受”——这些诗句自身就带有舞蹈的韵律和宴饮的欢快,读来不禁让人想随之起舞,想举杯共饮。诗人巧妙运用“不够”、“不罢休”等否定句式,反而强化了肯定的情感,将“爱不够”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最珍贵的,是它展现了一种现代人久违的情感方式——那种毫无保留的爱,那种想要与一片土地“天长地久”的承诺。在全球化时代,人们成为世界公民,却常常失去与特定地方的深层联结。《爱不够的贵州》重新唤起了我们对土地的热恋,那种想要与一个地方建立终身契约的冲动。诗人对贵州的爱如此具体——爱它的酸汤鱼,爱它的吊脚楼,爱它的芦笙歌舞。这种爱不是抽象的爱国主义,而是充满感官体验的、有温度有味道的深情。
诗中的情感表达方式颇具贵州地域特色。贵州少数民族表达情感往往是热烈的、直接的、毫无保留的,正如诗中所写的“高山流水迎客酒”——不是一杯而是一套酒具连绵倒入口中,如同高山流水般奔涌不绝。这首诗的情感表达也是如此,它不给爱设置限度,不要含蓄矜持,只要尽情尽兴,只要不醉不归。这种情感表达本身,就是贵州文化的最好诠释。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热情赞美之余,也触及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夜郎古国天地灵秀”、“阳明故里钟灵毓秀”——这些诗句暗示着贵州不仅是自然风光秀美之地,更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精神故乡。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成就心学思想;夜郎文化虽常被误读,却代表着西南少数民族的古老智慧。诗人点出这些文化符号,巧妙地提醒读者:贵州之美,不仅美在山水,更美在人文。
《爱不够的贵州》是一首有声音、有味道、有温度的诗。我们几乎能听到芦笙的欢快节奏,尝到酸汤鱼的酸辣美味,感受到篝火晚会的温暖热度。诗人调动所有感官来书写贵州,最终调动的是读者的全部感官来感受贵州。这种全感官的诗歌写作,让文字产生了超越文字的感染力。
在诗的结尾,诗人的情感从对贵州的爱延伸至对生活的爱——“抛开烦恼和忧愁/一生最美的守候”。这暗示着贵州不仅是一个地理存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一种生命态度的隐喻。那种“如痴如醉手牵着手”的狂欢,那种“不醉不罢休”的尽兴,何尝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人生态度?
李炜的这首诗,本质上是一首情诗——不是写给一个人的情诗,而是写给一片土地的情诗。它告诉我们,爱一个地方可以像爱人一样热烈而忠诚,可以与一片土地许下“风雨同舟”的诺言。这种爱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归属的渴望,对根脉的追寻。
读完《爱不够的贵州》,即使从未到过贵州的人,也会心生向往;而那些贵州游子,恐怕早已泪眼朦胧。这就是这首诗的力量——它不只是描述爱,而是直接传递爱,让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那份“怎么爱也爱不够”的深情。也许,最好的诗不是那些技巧高超的诗,而是那些能够让我们重新爱上这个世界的诗。《爱不够的贵州》正是这样一首诗——它让我们爱上贵州,也爱上爱本身的那种炽热与纯粹。
2025.9.13西竹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