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篇】喜获俊杰老师馈赠新书《岁月留痕》
昨天,我收到了侯俊杰老师馈赠的新书《岁月留痕》。封面雅致大方,由清华大学教授肖红(侯老师的好友大哥)设计;书名题字出自著名书法家杨开金老师之手。两位老师分文不取,这份情谊让侯老师感激不已。杨开金老师是国务院专职书法家,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深受中央领导喜爱。此次他还特意赠诗两首,为本书增添光彩。
《岁月留痕》是侯俊杰老师历时数年完成的心血之作,尤其在校对上倾注了大量精力。书中大部分文章曾发表于人民日报客户端和新华社客户端,结集成书,只为让更多读者方便阅读。
写书不易,捐书更难。据侯老师透露,书号申请、设计印刷已花费数万元,邮寄费用近万元。整箱寄送的费用由他承担,分散赠送的朋友只需支付十元快递费即可。这份无私与大爱,令人敬佩。
我曾读过侯老师的几篇文章,印象深刻。他根正苗红,笔下多是感恩与正能量,传递着人间正气。父亲是教师,母亲是菩萨心肠的知识女性,外公是医术高明的大善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父亲:教书育人的“孺子牛”
《父亲是个教书匠》中,父亲任教的毕业班成绩优异,后被推荐为教务主任、常务校长、校长。即便身居要职,他仍坚持担任班主任。恢复高考第一年,他带领的57名学生全部金榜题名,震惊市县教委,被誉为“西南的春雷”。
此后几年,他所带班级升学率均超90%,管理的学校也成为示范名校。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把心血洒在教育事业上。每届毕业的最后一课,师生总是在泪水中告别。
父亲:以和为贵的智者
《父亲不会做事》讲述了父亲的处世原则——以和为贵、宽厚待人。一次邻里冲突中,父亲劝阻壮汉伤人,又阻止叔侄报复,却因此招来双方不满。父亲淡然处之:“道理跟糊涂人讲不通,让他们自己醒悟吧。”
不久后,冲突双方都因冲动付出代价。一年后,父亲设宴请他们和解,苦口婆心地劝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为琐事计较?”最终化解了矛盾。
外公:悬壶济世的“郑仙”
《医者仁心郑宗颜》中,外公是开封有名的中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无论贫富贵贱,他都有求必应,甚至免费出诊、资助贫困患者。大雪之夜,他不顾疲惫为病人诊治;许多濒危病人,在他手中重获新生。人们敬称他为“郑仙”,不仅因为医术高超,更因他普济众生的大爱精神。
母亲:善良温暖的传承者
《善良细碎在时光里》描绘了母亲的善良。中秋之夜,她总是将最大块的月饼送给孤寡老人;夏天,把自家孵养的小鸡分给邻居;用外公传授的秘方为乡亲治病,分文不取。曾有一位在省城各大医院束手无策的病人,经母亲几块钱的药方治愈。母亲常说:“存善心,多善举,何乐而不为?”
结语
《岁月留痕》不仅记录了侯俊杰老师的成长历程,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善良、宽容与担当。感谢侯老师的慷慨馈赠,让我有幸读到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愿这份大爱与正能量,在时光中继续传递。

侯俊杰,号游仙,河南开封人,定居北京,从事新闻撰稿工作,多篇散文、报告文学、古诗和现代诗歌见诸报端、杂志、网络媒体。文章相继发表在:开封日报、汴梁晚报、河南日报、北京日报、新疆准格尔时报、中国社区报、财经类期刊、中国宝玉石周刊、作文周刊、中国城市周刊、中国信息年鉴、人民日报等媒体。其中,《古寨春秋》《开明地主张学勤》《医者仁心郑宗颜》《父亲的老屋》《村头那棵老柿树》《善良细碎在时光里》《开荒造林二十载,只为漫山一片绿》《端午时节“粽”伤情》《威海风云》《布衣校长赵宪章》《一代清官侯于赵》等被《河南日报客户端》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国际传媒》以及头条和华人头条刊载。另外,《草原上的爱》《北京的秋》和《赞美你,我心中的太阳》等作品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当代文萃》转载。
作者兼(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喜欢文字和舞蹈。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中华头条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