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1日星期四,晴天。有5名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参加了周四组今年的第32场志愿服务活动。
在搁笔亭,黄鹤楼志愿者讲解员汤慧芬和胡松涛主动接待来自陕西和宁夏的游客,给大家介绍搁笔亭的来历,崔顥题诗和李白搁笔的历史故事,讲解崔顥《黄鹤楼》的文学性和艺术特色。
志愿者的讲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聆听,游客还给志愿者胡松涛送上小扇子,表示对志愿者的敬意和感谢。
来自江西吉安的金晨是今年被武汉工程大学录取的新生,他随父母来到黄鹤楼公园游玩,他在岳飞广场听了志愿者周智敏讲了黄鹤楼历史文化和岳飞精忠报国故事之后,在诗享黄鹤楼工作笔记本上留言:“了解黄鹤楼,在武汉读书,听老师讲解,开拓自身视野,对老师感谢,体会到了老师的热情。江西吉安,金晨”。
昨日下雨,今日天晴,秋高气爽,又是一年最好时。黄鹤楼公园迎来一批又一批新游客,恰好明天在武汉长江一桥和二桥之间举办2025来长江文化艺术季,许多外地游客在听了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介绍明天的活动之后,纷纷表示要在武汉多玩几天,看看长江烟花秀和无人机表演。有一对杭州母女立马在手机上预定了12号晚上的夜游长江游轮票,她女儿说陪母亲来武汉,不登黄鹤楼等于白来,不坐长江游轮等于没玩。
《周讲黄鹤楼》2025—33
2025年9月11日 于黄鹤楼公园岳飞广场
周智敏是武汉市文明市民、武钢十佳退休职工,自2015年起投身志愿服务。他担任第十届武汉园博会展园园长志愿者队长,带领团队获中央文明委“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个人获园博会突出贡献奖。2017年至今,他在黄鹤楼公园担任诗词讲解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100小时,接待游客数万人次,获千余条好评,被评为黄鹤楼“优秀志愿者”。他创作《每日一诗赞园博》《每日一诗赞黄鹤》《每日一歌唱黄鹤》等诗歌2000余首,通过抖音、视频号传播黄鹤楼诗词及武汉精神,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志愿精神的公益典范。
来源 |作者
编审 |黄现
编辑 |长久
出品 |海内外文学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