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中国金融特色文化 厚植金融为民情怀——写在《老马的背包》观影日
作者:金英伟
9月10日下午,金融监管局系统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电影《老马的背包》。影片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澄城县韦庄信用社魏家斜分社原主任马百党为原型,生动再现了他41年如一日扎根渭北高原的坚守。他创造了个人贷款业务“三无”的非凡业绩——没有1笔逾期、没有1分钱坏账、没有1笔人情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信人的责任与担当。
影片采用纪实手法,将观众带回那个质朴的年代,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农信人奋斗史。“背包”里的承诺,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绘就了山村致富的美好图景。

镜头一:1969年,澄城县业善信用社魏家斜信用站,老马和同事们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影片通过轻喜剧的形式,展现了基层党员马百党将党的使命融入骨髓的坚定信念。从那时起,老马便一人、一车、一背包,走村串户,田间地头、村东村西都有他的身影。他的家就是信贷站,一张桌子、一个算盘、一个账本,构成了他服务村民的“战场”。他在公社分站、区社、县信用联合社之间来回奔波,用脚步丈量着金融服务村民的道路,诠释着农村金融人扎根“三农”、服务人民的初心与担当。
镜头二:村里一户农家,老汉面对家人唉声叹气:“人穷了谁都看不起,人穷志短亲戚少。”此时,马百党走进门来,得知这家因孩子上学没钱而发愁,他一边安慰,一边为这户人家办理了贷款,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难题。在骑自行车返回的路上,老马看到田间地头有农民为了灌溉农田争执不下。原来,一家的麦子快旱死了,却没钱没水浇地。老马陷入沉思,他深知,不解决水源问题,村民每年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就是打井,但农民缺钱啊。老马找到村主任,好说歹说,村主任终于答应一起向上级汇报解决资金问题。在上级的支持下,打井资金到位了,可村委会办工地时,却没有村民愿意贷款打井。老马追着一位壮汉劝说,却不小心让对方摔了一跤。老马赶忙背着壮汉到村医家,尽管伤势不重,但不明真相的家属却在村委会闹腾。无奈之下,村委会决定以村委会名义贷款。打井过程中,村里的塑料厂老板主动帮忙解决水管难题,却在运送水管时发生意外,不幸去世。老板的母亲因此精神失常,老马的妻子主动承担起照顾的责任,令人感动不已。之后,为了确保塑料厂继续生产,老马又物色了一位懂管理的能人,为其解决生产资金,让厂子得以发展壮大。
镜头三:村里有个会宰牛的男子,文化程度低,平日里借酒消愁,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妻子从娘家借的2000元钱还不上,两个孩子上学也没钱,自己在老马处贷的款也无法偿还。为了借款,他提着礼品找到老马,却因信誉问题被老马拒绝。深夜,老马趁妻子熟睡,牵着自己家的牛送到了这户人家,苦口婆心地劝他好好做生意。为此,老马和家人差点闹掰。还有一次,村里一位收购粮食的农户要贷款,老马顾不上吃饭就把贷款送到了他手里。一位老农在老马处存的钱到期了,老马亲自为其送上利息,并补办了存折,老农感慨地说:“这事我都忘了,存折都丢了,百党你咋还这么认真。”村里一位收购废品的农户为了付5000元的收购款,老马骑着自行车、背着背包,翻山越岭去上级部门解决大额资金问题。回来的路上,自行车链条断了,为了不耽误时间,他扛着自行车走小路,不小心摔下山坡。最后,还是一位老农开着农用三轮车把他送到了收购站,他用行动将信用送到了农户心里。
镜头四:村里有户人家,妻子有祖传的酱菜手艺,可丈夫却整天不务正业,沉迷赌博、喝酒,家里没钱做酱菜生意。老马看在眼里,劝其改邪归正,并为他们提供了贷款。没想到,丈夫却把钱全部拿去赌博,输得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家里能用的物品都被债主拿走抵债。妻子得知后,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老马为了挽救这个家庭,多次给妻子做工作,又为她提供贷款帮扶。妻子重新做起了酱菜生意,可就在生意即将步入正轨时,一位客户因吃酱菜差点闹出人命。老马带着酱菜样品赶到县城找专家化验,结果是水质含碱太高导致酱菜质量不合格。于是,老马又帮着改善水质,最终让酱菜生意成功走上正轨。然而,丈夫躲债回家后,不问青红皂白,提着铁锨到马老家砸窗户闹事。在邻里的劝说下,他才终于醒悟。此外,老马妻子的娘家弟找老马借钱,因不符合贷款条件被老马拒绝,老马也因此受到妻子的斥责,但他始终坚守银行的纪律和规矩,坚决不放一笔人情贷。
老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所记叙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老马背包里的“无字之书”,是他对“三农”的深刻了解,他把柜台搬到田埂上,“张三之家的羊该配种了”“李四家的大棚缺有机肥”,这些田间地头的信息,构成了比任何教科书都鲜活的“三农教材”。老马账本上的“匠心密码”,是他在平凡岗位上把小事做到极致的专注。对我们来说,不应总是想着“干大事”,而应先把手里的“小事”做透。农信社的舞台从来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每一笔让农户放心的业务里。老马扎根基层,把贷款当种子种进土地,41年累计放贷款3.5万笔,诠释了农信社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让党徽的光芒照亮每一寸土地。

影片结尾,2018年,年轻的信贷员用无人机勘察农田的画面与老马当年徒步翻山的身影在时空中交叠。渭北高原的麦浪依旧起伏,老马的背包其实从未离开,它化作乡村振兴蓝图上的经纬,变成普惠金融政策里的温度,续写着“金融为民”的当代篇章。
作为金融监管局工作人员,我们要以马百党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从挖掘身边典型事例、用好红色金融资源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进一步深刻领悟金融工作的政治属性,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金融监管工作全过程。引导县域涉农金融机构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深入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要求,合力破解金融支持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让金融活水真正流向民生所需、民心所盼之处,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金英伟,"老山铁骆驼",陕西洛南人,生于1965年8月,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经济师职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139师战士,1985年一1986年在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作战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悬崖峭壁陡坡淤泥山路上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圆满完成一线军用物资护送任务,一天来回2- 3次,最多6次,曾被解放军《猛进报》以题为《老山铁骆驼》报道,个人荣立二等战功,现就职于洛南县金融监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