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石 语 无 声
作者:萧祖能 - 杭州
朗诵:海棠 - 郑州
案头水仙又绽素容,瓣如凝霜,蕊若缀金,一盂清浅里,几颗鹅卵石静卧如眠。它们没有水仙的翩跹姿态,也无暗香逐风,只裹着层淡淡的水光,将曾被山海打磨的棱角敛在水底,若不细察,竟似被时光轻掩的沉默注脚。

这清寂的模样,总牵我回到东海小岛当兵时的岁月。那时连部窗台也悬着这样一盆水仙,是连队指导员施指挥从滩涂上拾来的卵石,亲手注满海水养的。我们总围着夸赞水仙风骨,他却常俯身指认盆底:“没这些石头稳稳托着,水仙根须乱了方寸,哪能立得这样精神?”后来才知,施指导员在海疆守了十余年,任指导员的七载里,身边的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提了干,有的立了功,有的后来成了他的上级,连队多次荣获集体三等功,唯有他仍守着连队的晨光与暮色,把训练计划改得纸页起皱,把战士的冷暖记满了记事本。就像这鹅卵石,从没有勋章会挂在它们身上,可水仙每一寸挺拔的风骨,都藏着它们在水底不言不语的托举。

其实鹅卵石原非这般温润。它们本是山间顽石,经溪流漫卷,被海浪千百次摔打,才磨去了尖锐的锋芒,把坚硬的性子藏进了光滑的肌理。在岛上时,我们常去滩头捡卵石:有的铺在哨所前的小路上,任迷彩鞋踩出踏实的声响;有的被战士们蘸着颜料,画上军舰劈波、灯塔映海,刻下“守海”“卫国”的字样,摆在枕边伴长夜。它们从不怕被踏在脚下,也不介意被刻上痕迹,只静静陪着我们站哨、训练,看朝阳跃出海面染红河湾,听夜潮拍岸漫过礁岩。就像那些守岛的老兵,把青春磨成了海风吹皱的模样,把热血融进了咸涩的海雾里,从不说半句付出,却让每一寸海疆都安稳得如同磐石。
如今再望盆中卵石,忽然读懂了它们的沉默。水仙会谢,花香会散,可这些石头,只要盂中还有清水,便会一直守着盆底,托待下一季的花开。就像施指导员那样的优秀干部,像无数把身影刻进海疆的战士,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一辈子的坚守,做着最坚实的“托举”。

水纹轻晃时,鹅卵石的影子在盆底漾开浅浅的晕。它们从不说自己重要,可每一朵水仙的绽放里,每一片海疆的安宁中,都藏着它们无声的力量——这力量,比花香更绵长,比赞誉更厚重。
2025年9月9日凌晨于杭州

作者简介:
萧祖能 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
青年从军,执笔为戈,历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师政治部宣传科报道员,勤于海防前线锤炼文心,军旅笔墨常现各类报刊杂志;退伍后深耕政工领域,持高级政工师职称,主政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二十载耕耘自成章法;公门履职亦未辍翰墨,时评政文常见诸报端;花甲归林不改书生本色,执掌萧山区老干部诗词协会秘书长,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秘书长,融身省市区等各类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散文诗词过百篇散见主流媒体,字里行间咏颂家国情怀。名曰:瞬逝戎马铸忠诚,一纸翰墨绘丹青。

主播简介:
海棠:河南阅读学会朗诵艺术团副团长 河南朗诵协会会员、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会员 、《百草园书店》、《郑州文学》朗诵时空等平台主播。用声音传递真情,用文字温暖灵魂。做一个有温度的朗诵爱好者!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9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