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镇冰美系列58》
原创/查天生
北庵的唢呐声,将罗浮山北麓笼罩在一层层悲秋的颜色中。从翠绿到秋黄,这本是果实丰收的季节,却在死去那么多人后更显悲壮。干瘪的秋色如墓烟,在新坟前弥漫开去,穿越历史的回音。这些客家亡魂似乎在呐喊生命的不公,那些浅软的秋光之中,谁在鸣唱?钟声回荡,在那个鲜活的世纪之交,只有残花败叶、枯草秋霜,无声述说着一代人的苦难迁徙史。
半个月之后,招娣戴着墨镜,手捧鲜花,向每一位逝者致敬。这是她离开湖镇客家老家十年后第一次重返故土。一旁的小孩已能用流利的港普白话交流——这是胡赫与招娣的孩子,名叫胡安生。他唇红齿白,手若藕节,一脸婴儿肥的脸颊令人想伸手捧住。那没心没肺的咯咯笑声,不时从妈妈招娣的背后传来。一切对他都很新奇:虫鸟、山花、雾霭与山岗。他被妈妈引领着祭拜,点香、烧纸、作揖,有模有样,口中还喃喃祈愿。
东仔望着这个似曾相识的孩子,心中五味杂陈。与招娣简短交谈之后,他端详起这张小脸。这孩儿笑时如银瓶迸裂,清亮鲜活;嗔时腮帮鼓若含珠,眉尖轻蹙反倒稚趣横生,生就一副好皮囊,如沐二月春风。
东仔将自己的玉佩给胡安生戴上。要知道,那本是要送给招娣的定情信物,如今伊人远去,也只能寄托这一抹血色的相思。
这是东仔多年后与招娣第一次照面,当然,也是生前最后一次。这次相见略显突兀,也不过是因奔丧而来。
驳壳船大方地将这些曾离散逃港的人们载入沙河,驶向东江。昔日是为逃离,而今次回乡奔丧,却是以探亲之名——因为他们已拿到香港身份证,成为华侨。当地政府也不再为难,反倒期盼这些从客家老村走出的人们,回来建设家乡。下一节,我们将继续探寻客家人在他乡的故事。
2025/9/10 查天生笔于湖镇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