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再聚首,悠悠母校师生情
作者 / 刘培廷
承蒙同学们的深情厚谊,2023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大家毕业四十周年之际,我有幸应邀参加了八三届农学与植保两班的同学联谊会。
联谊晚会上,同学们赠予我一枚极具纪念意义的红色金属“六安农校毕业四十周年纪念章”,一份由六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属剪纸传承人亲手创作的剪纸作品,还有六安知名书法家赵本善先生现场挥毫写就的“福”字墨宝,以及一箱醇香美酒。7月1日上午,我与同学们一同重返母校参观,并在校园中合影留念。下午,大家共赴霍山“六万情峡”景区游览观光。
此次相聚,我收获满满,喜悦盈怀,更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我深知,同学们所给予的慷慨馈赠,不仅是针对我个人的情谊,更是把我视为原六安农校全体教职员工的代表。这份心意,承载着大家对母校老师们深厚的尊敬与爱戴,也体现了你们不忘初心,对人生起点——母校的深切感念。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返校参观期间,同学们特意请来了八十七岁高龄、历经沧桑的原家楼校长,与大家一同合影。从这一细微之处可见,历经四十载社会锤炼,同学们已在各行各业中成长为政治成熟、事业有成、处事周全、胸怀大爱与担当的优秀人才!
作为八三届植保班农业昆虫学教师并曾任班主任,我亲眼见证了同学们在那个艰苦岁月中勤奋学习、努力成长的过程。昔日校园中的点滴生活、大家的学习表现和诸多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时至今日,我仍能清晰记起绝大多数同学的姓名。那段与大家朝夕相处的时光,早已铸就了我们之间难以割舍的深情厚谊。
每当获悉同学们在工作岗位上的成长与进步,我都由衷感到欣慰与振奋!
当然,作为曾经的老师,我也一直收获着同学们丰厚的回馈。这些年来,大家给予我的诸多关心、厚爱与尊重,让我倍感幸福,福乐满怀。
家楼校长,是六安农校一个时代的象征。当年,他刚从部队团首长转业至地方,便投身农业教育事业,为国家国防与军队建设、为农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却曾遭遇猝不及防的变故,蒙受委屈,令所有知情人为之叹息……
家楼校长是六安农校那段岁月中令人敬重的代表。作为我们曾经的领导与师长,他将部队的作风与热忱带入校园,为农业教育倾注心血,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默默奉献。然而,他也不得不面对人生中的风波与坎坷,那段经历令他隐忍委屈,也让所有敬爱他的人为之鸣不平。
那是1983年,正值社会转型、百业待兴之时。在同学们即将毕业、步入人生新阶段之际,母校因某些沟通与管理上的误会,引发了一起被外界解读为“对待知识分子态度”的事件,甚至见诸报端,引起广泛讨论。回首再看,那个年代正在努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整个社会也处于反思与重建的过程中。
历史的浪潮中,即便是一粒微尘、一滴水珠,落在个人肩上,都可能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我们这一代人,自校园走出,踏入社会,在现实中摸索、在挫折中成长。尽管一路并不平坦,但我们终究凭信念与坚持,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今年七月一日上午,当同学们迎请一直住在学校里的家楼校长,我见他缓步而来,急忙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那一刻,泪水再难抑制……这泪水,既为那个特殊年代里许多默默奉献却饱受委屈的人而流;也为年少时未能更深刻理解时代与人性的局限而流;更是被老校长一生忠于理想、不计得失、胸怀大爱的精神深深打动而流……
2023年7月3日 草于合肥
2025年9月10日修改于合肥

☆作者简介:
刘培廷: 档案记载生于1951年(实为1950年生),中共党员。原六安市农委所属植保站高级农艺师,于2011年退休,现居合肥。
1975年,毕业于六安农校植保专业,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79至1980年,赴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进修,潜心深造。1986年2月,调入六安地区植保站,直至2011年10月荣休。
自1991年起,心怀不止步的信念,业余攻读法律——先取得电大毕业证书,又参加法学本科自学考试,并于全国律师资格证考试中奋力一搏,虽以三分之差未能圆梦,却未曾辜负奔赴理想的年年岁岁。
退休之后,为遣兴抒怀、活跃思维、偶尔提笔写些散淡文字,不拘工拙,惟愿自娱,亦以暖余生。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