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旗帜,历史的巨人
观看升旗仪式,瞻仰毛主席遗容愿望已久,曾经如愿以偿。
记得二00二年七月上旬的一天,那天,晨曦初露,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围绕升旗台早已挤满了等待观看的人群。人们摩肩而立,翘首而望,焦急的等待着。约一个时辰后,人群中发出了惊喜的欢呼声“来了,来了,快看,开始了”这时,只见一支整体的三军仪仗队护卫着国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穿过天门、跨过金水桥。踏着正步向升旗台走来。仪仗队员们一样的个头、一样的服装、一样的精神抖擞、明晃晃的刺刀、嚓、嚓、嚓整体的步伐使人们肃然起敬,感到无比的威严和庄重。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时,观看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着国旗,站直了身体,举起右手向国旗致敬。也有老者鞠躬敬拜,还有举起左手敬礼的。五星红旗,鲜血凝成,与日同升,光耀瀛环。我望着迎风招展的国旗。对伟大祖国的崇敬之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看完了升旗仪式,膽仰毛主席纪念堂的人们已经排好了整体的长队。我买上了鲜花,怀着思念敬仰的心情。随着悄然无声的人流缓缓地走着、看着、想着。纪念堂气势恢宏,和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城楼、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对峙,雄立在苍松翠柏的怀抱中。
瞻仰的队伍井然有序,人们一臉的庄重。偶尔也有人怕别人听到似的悄悄说话声。踏上了台阶便进入了纪念堂大厅,使人感到更加的庄严肃穆。两旁卫兵目不转睛地肃立着,大厅正面就是毛主席高大的坐像。人们把鲜花恭敬有序地献到了坐像前。进入瞻仰大厅的门口处,两边各站着两名护卫战士,他们目不转晴,旁若无人,一动不动,连眼睛也不扇动一下。一进入瞻仰大厅,人们把含着泪水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水晶棺那党旗下的伟人。这时候有人轻轻地抽泣着,我只觉得时光太短。瞻仰伟大领袖瞬间就要结束,我渴望再看一眼党旗下的历史巨人,刚转身就被一名战士拦住了,他问我“要干什么?”我说“没看够我再看一次。”他严历地说“不行!”在纪念堂的最后一间里出售毛主席雕像,有银铜坐立,价格不等。我看了后心中万分敬仰。本想购一尊更好的雕像,只因离家多日,带钱有限,只购买了一尊纯铜雕像。我手捧毛主席铜像热泪盈眶。转过身时,发现两位五十左右的女士,面对墙壁还在一把一把地摸着眼泪。
走出纪念堂,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韶山、井冈山、遵义城头、四度赤水,雪山草地、延安窑洞在我的脑海中放电影似的一幕幕闪过。我仰望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伟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庄严喧告声犹如在耳边响起。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最高领袖,却送儿子到朝鲜战场,送女儿到工厂,衣服上补丁加补丁,最奢侈的是几块红烧大肉,家乡的"皇亲国戚"们上京求官,他用自己的工资打发回家。请问,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谁象毛主席那样廉洁奉公?有谁象他那样舍去自己的亲人?又有谁具有他那样的军事政治韬略、和博大胸怀?又谁能把蒋介石的百万軍队搞得晕头转向?又有谁能使自己的敌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又有谁能写出象他那样豪放的诗词和苍劲有力的书法?难怪时至今日,红太阳的光輝永照不落!东方红的歌声响彻云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选择了他,人民选择了他。毛主席啊!您累了!您安息吧!我用一首满江红来缅怀您。
满江红.怀念毛主席
生在山冲,如红日。智能万杰。君不忍,苦难华夏,任人宰割。壮志黑天更日月,雄心苦海除灾孽?破恶浪,唤百万工农,炮声烈。
从头越,功绩卓,挥巨手,狼烟灭。救民出水火,运筹帷幄。领袖长眠黎庶恸。光輝永照环球热。总难忘,念一代英豪,千秋说。
作者简介:
李积祥,号江源士卒,男,1950年生,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人。曾参軍,复员后上学,毕业后分别在教育、林业系统工作。退休后喜欢音乐、书法和文学。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诗词学会会员;乐都区诗词学会会长;海东市书法协会会员。已出版个人诗集《河湟涛声》《大河向东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