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虹持练舞当空 杏坛春风蕴秋实

时值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声誉斐然的平阴彩虹诗社在社长王冠先先生的率领下,雅集于山东省人文艺术研究院,举办了一场诗意盎然、别开生面的联袂赋诗盛会。此次活动不仅以诗致敬师道,更以才情交织时代,展现出非凡的文化气象与精神风貌。

本次纪念活动呈现出四大鲜明特色:其一,诗作内容贴近现实、扎根生活,多维度讴歌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其二,诗友队伍以教师为主体,展现教育工作者既育桃李亦咏风华的双重情怀;其三,部分军旅诗人携金戈铁马之壮怀亲临,笔端犹带铁血豪情,为诗会注入刚健之风;其四,党政领导干部亦翩然莅临,原平阴县县长韩子奎以朴实而富有韵味的诗语,娓娓道出彩虹诗社的艺术特质与文化担当,更以其个人成长经历折射出一方水土的人文底蕴,为平阴文化建设树立起崭新的时代坐标。在场诗友皆深感共鸣,如饮甘甘澧,受益匪浅。

王冠先社长才名远播,执掌诗社运筹有方。此次活动他将著名诗人邱燕女士收为弟子,不仅延展了诗社艺术追求的广度与深度,更彰显出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创作格局。这一襄举,既丰富了大河诗苑的异质性图景,亦使彩虹诗社的风格愈发绚烂多元。

活动在浓郁的诗情与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山东省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赵远智、平阴县原县长韩子奎、济南回族诗社副会长彭瑞广,以及知名军旅作家丁友明、沈雁军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座谈。诸君共聚一堂,以诗为媒,以节为颂,不仅赓续了尊师重道的传统文脉,更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文化雅音。



附一:雅集活动作品集锦
教师节
赵远智
茫茫天宇,上下千年;心智萌启,方寸之间。
咫尺高台,竹帛长卷;良工心苦、诲人不倦。
春风化雨,啼血杜鹃;韶华倾尽,桃李满园。
为人师表,饮水思源;百年树人,社稷江山。
听韩子奎兄发言
王冠先
读书难忘在三中,北大清华都变空。
热血满腔归故里,前程无望闯关东。
逢春芳草连芳草,失马塞翁仍塞翁。
日诵诗词千百遍,秋冬再不惧霜风。
题与子奎兄、友明、雁军二弟合照
王冠先
叱咤风云已往年,老来只可种园田。
壮心知否依犹在,还欲诗人梦早圆。
依韵敬和王冠先老师《赠友明、雁军二友》
甲吉生
细柳营中铁马腾,金戈长剑铸威名。
离鞍老骥心怀远,撷玉荆山万里征。
子奎兄教师节请客有感
王冠先
秋来无日不金风,兄长今天抢做东。
顾问问何真顾问,乡愁永远驻心中。
听友明、雁军弟发言有感
王冠先
雪域高原结友情,学诗今又聚泉城。
竹缘楼里有缘客,听得心中如月明。
韩子奎老县长印象
甲吉生
古邑玫城一老翁,德高望重有佳名。
正直包拯遗风厚,文富郑燮雅韵盈。
谈吐翩然君子意,行为潇洒士贤风。
执着事业皆称赞,官场丰功谁与同。
听人文研究院副院长拜师誓言有感
甲吉生
人文圣殿聚英贤,佳丽从容诵誓言。
诚挚深情生雅韵,风华秀句荡骚弦。
传承国粹如何美,沐浴儒林多少甜。
立雪程门宏志远,辛勤汗水化宏篇。
彩虹诗社庆祝教师节有感(新韵)
姚纪夫
勤政一方父母官,功成名就乐颐年。
心中常念桑麻地,行处时援桃李园。
今日听君殷切语,明朝振翅碧云天。
喜看彩社旗高挂,笑语欢声庆杏坛。
听丁友明、沈雁军将军发言有感
甲吉生
细柳营中铁马腾,金戈长剑铸威名。
离鞍老骥心怀远,撷玉荆山立志宏。
战斗军营呈睿智,征服越匪是英雄。
桑榆非晚前程锦,摧马扬鞭万里征。
老师颂
甲吉生
谁计黉门苦与甜,杏坛奉献筑情缘。
修身培志崇高雅,解惑释疑效圣贤。
笔下生花丰采荡,胸中蕴玉馥馨传。
清贫一世何曾悔,赢取佳名誉满天。
彩虹诗社庆祝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活动有感
王冠先
彩虹诗社彩虹天,吉栋辛勤制美篇。
秋日热还如夏日,老年情却胜青年。
教师节里教师醉,朋友聊中朋友先。
县长参加何热烈,玫乡留得好名传。
彩虹诗社庆教师节活动有感之二
王冠先
彩虹诗社彩旗悬,吉栋裁成姊妹篇。
旭日迎来迎落日,古贤咏去咏今贤。
苍蝇老虎家家恨,海瑞包公代代传。
无病呻吟诗大忌,民生民苦是源泉。
谢韩县长为彩虹诗社题词
甲吉生
县长佳名扬古城,关怀国粹荡儒风。
书联遒劲龙蛇舞,心系诗朋无限情。
教师生涯
王冠先。
休笑读书呆又痴,到今尤好做人师。
算盘打落五更月,粉笔磨飞千万支。
婆子老翁升大学,倩男靓女诵真诗。
苍然白发谁曾顾,夜半躬耕正此时。
注:余教学生涯可分四个阶段:东北教下乡青年文化及会计五年,称徒弟;山东教初高中中专三十五年,称学生;教老年大学十年,称学员;教学诗学生八年,称弟子。
赠瑞广
王冠先
每到泉城胜到家,串门还代赠鲜花。
知书达礼通情理,彩社无人不赞夸。
大弟子孔青
王冠先
晨起看天还满星,老年今念少年经。
学诗弟子多如许,知否头羊是孔青。
赠邱燕
王冠先
师徒父女老乡情,忍住休教泪滴成。
待到成名成角日,再将泪雨洒泉城。
教师节咏怀
邱燕
鸿猷尊教溯百年,西座烛光映玉颜。
讲台三尺耕星海,粉笔无声绘岳川。
沥血殚精批日月,呕心竭虑育芝兰。
人梯直上青云外,基石长擎碧落巅。

附二 :邱燕在座谈会上的感言
尊敬的各位尊长、各位诗友:
白露时节,天朗地清。几天前的胜利日大阅兵仍历历在目,三军列阵如虹,铁甲映日生辉。当国之重器掠过苍穹,当铿锵步伐震动大地,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国防科技的巅峰成就,更是一个民族历经沧桑绝境后,涅槃重生的高光时刻。这辉煌时刻,令人不禁追本溯源——四十多年前,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国家以战略远见设立教师节,将尊师重教铸就为百年大计的基石。
忆往昔,浩劫初定,百业待兴。知识的荒原上最渴盼甘霖,人才的断层处尤需薪火延续,正是那时,国家以“教育为本”为号角,召天下英才执起教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许多优秀的人们走进校园,走向三尺讲台,以笔墨为炬,照亮民族前行的征途。他们如人梯,托举学子攀登知识高峰;似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家国未来。
而今,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如期而至。我们在此不仅吟咏“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更礼赞“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荣幸拜师于王冠先先生门下,愿追随先生学习诗艺,学习先生对诗词艺术的执著追求,更学习那份如红烛燃烧的敬业精神,如人梯般无私的处世品格。

谨以清茶为敬,执弟子之礼。天地君亲师,师恩永铭心。恳请先生不吝赐教,愿得真传以明志,承风雅以立心。
谢谢大家!
邱燕于2025.9.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