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县诗词协会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暨歌颂
九三盛大阅兵诗词朗诵会》作品专辑
李积祥
蝶恋花.九三阅兵
方阵如流神刻剪,步履铿锵,壮志冲霄汉。武备超然天地赞,翻江倒海环球颤。 余恨难消华夏漫,铁壁铜墙,猎猎旌旗展。胜利红船帆举远,喜看今日河山灿。
注:①流动的方阵整齐划一,如同神仙刻剪的一般。②高超出众的现代化装备天地都为之赞叹,翻江倒海的三军威力震撼全世界。把想破坏和平的侵略者吓得发抖③仇恨情绪在整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漫延。坚固的国防如铜墙铁壁一般;旌旗展:形容三军将士雄姿和勇于担当的战斗精神。④红船:即中国共产党,帆举远:即党经历了持久而艰苦漫长的奋斗岁月,才取得了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路程还很长。河山灿:是对今日强盛、和平的赞叹,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
五律.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东瀛如蛇虺,戮庶似疯癫。
镰锤金光闪,山河怒火然。
英雄昭日月,倭寇化灰烟。
国耻今难忘,龙腾世界巅。
注:①首联:日寇像毒蛇。杀我人民像疯子一样惨绝人寰。②颔联:比拟句,闪、燃动态表述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抗战精神。③颈联:缅怀英烈,英雄的功绩与日月同辉永垂不朽;化灰烟,即日寇失败的结局。④尾联:龙即东方巨龙中国。世界巅,赞美今日中华强盛可在世界峰巅第一位。也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
熊增良
(一)
旌旗招展映苍穹,阅战兵场势似虹。
万马奔腾扬浩气,三军威震显奇功。
银鹰列阵凌云耀,钢铁洪流壮志隆。
八秩国强惊世界,和平白鸽唱雄风。
(二)
倭寇侵华,山河破、烽烟万里。众勇士、丹心似火,头颅宁碎。血溅残垣存浩气,魂归故土凝雄志。战八载、唤起万民心,同仇泪。
长风起,江山思;英灵在,精神记。望今朝华夏,鲲鹏张翅。爱国情怀融铁骨,忧民意气兴邦计。向复兴、再踏远征途,擎旗帜。
张应德
念奴娇·九三阅兵赞 (苏轼中秋体)
京华胜日,看长街兵阵,声威旗扬。钢甲洪流腾众志,鹰掠昆仑寒雪。摄海蛟龙,刺天神弹。地网天罗设。世人同注,尽彰华夏新绝。
遙忆“七·七”狼烟,宛平①弹洞,淞沪②雄风烈。八路百团初试鞘,终得金瓯无缺。且看今朝,跻身强国,壮志冲天阙。兴邦圆梦,万年祥气明月。
注:①宛平,宛平城,在卢沟桥东。②淞沪会战日方投入22万余人,伤亡9万余人;中方投入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迫使日军转移了战略主攻方向。
熊国谦
七律 贺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八十年前鬼犯边,工农浴血护河川。
旌旗猎猎驱倭寇,壁垒深深靖故田。
战士沙场终不悔,和平盛世永相传。
而今我辈精神抖,华夏腾飞谱锦篇。
七律 九三阅兵颂
首都菊月正金秋,大国扬威举世眸。
统帅指麾彰武略,列兵昂首展风流。
骁龙烈焰惊寰宇,铁甲洪流护九州。
谨记初心强国志,和平永铸盛名留。
谢保和
纪念"九·一八"事变九十四周年暨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一)
狼心狗肺时时显,贼计阴谋日日殊。
雨巷墨桥千古画,风帘翠幕万年图。
自从那个悲残夜,人失家园水失珠。
(二)
十四年来抗战坚,五千万命憾归天。
山河破碎风飘絮,华夏疮痍雨打莲。
幸有工农同敌忾,当依老幼共联肩。
卧床之处怎能险,不灭豺狼夜不眠。
注解: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柳条湖事件)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地点位于中国东北沈阳柳条湖。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铁轨并栽赃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突袭东北军北大营,次日占领沈阳,半年内侵占东北全境。“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的侵华事件,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和中国局部抗战的起点。
日本对中国觊觎的侵略意图可追溯至19世纪后期,并以1874年武力侵台和1887年《征讨清国策》为系统性侵略计划的标志性起点。日本对中国领土的野心形成于明治维新后(1868年),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其"大陆政策"逐渐成为国家战略核心。(1)战略试探阶段(1874-1895):1874年武力侵犯台湾,1885年吞并琉球;1894年甲午战争后占领辽东半岛,获赔白银2.3亿两,相当于日本4年财政收入。(2)全面扩张阶段(1927-1937):1927年《田中奏折》提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战略纲领;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伪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李善国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抒怀
(一)
雪域风吟八秩秋,烽烟往事记心头。
三江遥忆英雄血,万岳高擎赤子旒。
再筑长城强本固,更期禹甸尽儒流。
红旗漫卷山河秀,国泰民安任畅游。
(二)
西江月·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吟(柳永体)
怒水曾吞烽燧,寒山犹记征鞍。八旬风雨涤尘烟,故国神威震炫。
今看乐都春满,遥思先烈魂安。巍巍雪域祭英贤,壮志宏图大展。
赵玉莲
七律.阅兵颂
铁衣展翅惊天宇,梯队腾空傲碧霄。
各部列阵豪气壮,全民同庆百川韶。
盛名远播传神化,圆梦征途谱赞谣。
范宗保
七律•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一)
举旗抗战震雄名,万众同仇敌胆惊。
浴血太行扶砥柱,横戈淞沪射虾兵。
云开天地妖氛尽,日照山河海宇清。
耿耿丹心书史鉴,长城永固守家平。
(二)
观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
九三检阅向人夸,万里长天耀锦霞。
战阵森森宣武备,兵旗列列展威加。
强军筑梦征程远,兴国高怀伟业嘉。
海宇清宁新世界,宾朋满座看中华。
谢彭更
《麦田守望者》
地气褪色的残片上,
钩起一场无物的守望。
牛哞声,己碾碎于铁轨,
只余老人,与南墙互相支撑。
一个田埂上的散人,
奢望以钢铁的根糸,
逼杂草交出地盘,
令虫豸的王朝覆灭。
一个执意拗的花儿匠,
驯服不了平仄的律令,
便撬开迪克的硬壳,
把野调浇铸成七言碑文。
一顶“农民作家”的荆冠,
将他钉在无诗意的十字架上,
在体糸的边缘,煅烧。
却守望一一!
六章加冕于田埂,
百首花儿,抵千金不换。
莫嗤这耕云之手,
竟吟出万壑奔潺。
人啊,须彻夜守望。
人呵,要守望至曦光。
陈芝振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
《三行诗》
(一)
主席邀廿六国领导登天安门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二)
党国军三旗举起
主席行注目礼
VA02025
(三)
拯救人类文明
保卫世界和平
反对暴力侵略
董良诚
观阅兵有感《仰 止》
不是所有的身影,都叫做屹立
以风的雕刻,雨的笔触
在时光的断层里,铸就沉默的巍峨
——我们仰望
不是所有的道路,都呼唤追随
以光的质地,磐石的足迹
在历史的向度上,写下光明的注解
——我们前行
当号角划破长空的寂静
是山魂,化作了挺拔的脊梁
是星轨,汇入了前进的步幅
一次震颤,一场回响
于是我们聆听,那来自《诗》的古老箴言
在今日的脉搏中,找到相同的律动
仰望,是为了确认群峰的方向
前行,是为了成为光的一部分
直到无数个我,也终将走入那“景行”
成为后人眼中,另一座
值得仰望的——山
2025年9月5日曙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