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5171 觉华岛之恋 作者║荆枫(额尔德尼·巴特尔)主播║箫雅
一、向海
倚着船杆,望着航迹划开寂静的海,长长的白线渐远,像一首写不尽的诗行被浪花轻轻标点。
海鸥飞临,翅膀沾满咸涩的风,它们亲切的鸣唱,又盘旋着远去,像欲语还休的执念,在盘旋,流连……
我们说着话,声音被海风稀释,却比往日更清晰,宛如偶尔突兀的海礁,露出古老的真谛。
觉华还在远处守望。
模糊轮廓正一点点框入我的想象。恰如一个诺言,见证那么多次描摹的诗意,渐渐浮现起来。
也并不急于抵达,只任船身轻悠,像时间在摇篮里微醺……
此刻的释然,是一片云落海面,没有重量,却映出整片天空。
而我们的向往和等待,已是最温柔的岸。
二、踏海
午后,大醉的阳光洒满海岸、沙滩。
我们踩着洒满碎金的海滨徜徉,栈道在脚下咯吱作响。那是一部老旧的留声机,沿着潮汐的密纹,播放古老的歌谣,播放我们久违的亟jí待释放的心底唱片。
海浪把礁石锻成青铜编钟,每一声轰鸣都溅起碎玉。
我们不时驻足在浪花的半径里,感受渺小,感受胸怀的博大,如一粒海盐,释然在苍茫无垠的蔚蓝……
岸崖陡峭。有鼠尾草与海桐花,在咸风中调制香水。
我们笨拙地吟诵,把委婉诗词念成波浪的韵脚,直到某个高音处,携手整片海域融入合唱。我们也粗狂的豪放《赤壁怀古》,在叹慰之余,做一回超然的秋月春风的狂人。
此刻的呼喊无需回音,愿酿就浩瀚的容器,盛着云朵、鸥影、以及我们不断膨胀的喧嚣与沉默——
当踏着暮色归来,终于轰响它孕育弥久的重音,才发现胸膛里,早已住进一座不朽的放着光明的声音……
三、醉海
以浪的弧度仰头,一饮而尽。
酒瓶再一次倾倒时,月光便混着咸风入喉——
这液态的火焰,烧穿所有标点,让唱词在喉间长出鳍qí,划开厚厚的沧海夜色。
歌声是泊船的铜锚 沉向更深的蓝。
而海,一定会用一万只耳朵容纳我嚎啕歌声酿成的嘶哑潮汐,在夜空回荡。
那些滋生的音节此刻早已脱缰,在浪尖上赤足奔跑,像拾回童真的孩子举着火把奔跑,找回无忌的火树银花。
醉意渐浓。看见礁石开始摇晃着起身,加入我们醉意朦胧的合唱。
多美的星辰沧海啊,直到整个海湾变成一只盛满星空的酒壶——
所有寂寥,不过是瓶底最后一滴不肯坠落的琥珀,我摇一摇,混着剩余的一口酒,灌满自己的大海……
退潮的潮汐,怔怔的看着我疯癫,轻轻微笑着……
四、思海
或然的呦鸣和遥远虫鸣的协奏,昭示,已经夜已深沉了。
而我们的踏海却刚刚启程。像寻回初恋的目光不远不近偶尔的凝视,思绪一首无题的诗。
残月映在海面,破碎成无言跳跃的银光。两艘牵泊的木船牵手未眠。沙滩上残余渔具、秋千,还有几枚童年的足迹……
一些若有所思未果。随着海水的漫沁悬成愁绪在眉头。
于是,觉出海风的咸涩,或有些吮吸着酸苦的味道,轻轻回头时,才知道两滴泪正摊在一声声海潮的唏嘘,用怜悯的欣慰无声的覆盖……
五、梦海
繁星依然,而残月也已倦了。
我的海梦,就以海浪的曲线为枕,伴着潮声悠然的催眠曲。
银月若针,把两片影子揽进同一张波浪的飞毯——
我生出鸥鸟的锁骨,翅膀一振,就掀翻了整座星空,那些坠落的钻石色彩,在浪尖上站成会唱歌的星座。
深潜时,又伸出鱼鲫,和鱼群为伍,呼出的彩色气泡,裹着未说尽的情话,向水面升腾,化作明亮的省略号……
直到拂晓的调色板,将夜与海轻轻分开,才发现掌心里,还攥着半把湿漉漉的星光。
六、日出
多少次看海,一定是看海上日出的。
这一次如约。在海天一色的冉冉升起的刹那,我想,我的心中已经充满了鲜红色的呐喊;
那声音穿越一道薄薄的云层,绽开赤城;
那赤诚是真挚的,是誓言,是爱的嫣红,是拥抱无限温暖的诗;
那诗意是深情的,来自天地的祈祷,来自肺腑血脉的奔流,来自我们每一颗朝圣的心……
然后,把身心印在那升腾的光芒,溶解在那光芒,照亮彼此的心扉,照亮前世的相约、今世的相逢和未来的红尘……
七、茶道
咫尺海岸的木桌,三杯茶,三兄弟,三件诗意的袈裟。
煮一壶海雾,茶筅搅动时,那渤海便在杯底舒展成陈年的普洱。这一陈,就是三十个春秋。
成色依旧。
你说“沧海浩瀚”,我说,“那是数不尽的蓝色波涛簇拥的梦”,他说,“那是哪吒拜见东海龙王的时候,偶遇月宫嫦娥,然后酿成的一段让人间说三道四的故事”。
是吧,这成色依然是一比一百比一万字的量。
这种禅意,还是他说,“默默感受一下夜深人静溜达一圈海水边缘,心思心思有人回眸时心怀叵测的哪一档子事儿,就像《红楼梦》”,我说,就是浪漫一下,感觉《再别康桥》那样纠结,你呢,就在潮汐里点燃抽一根烟,说,“写一绝句《江雪》”……
兄弟禅茶时蒸出的味道总是独具特色。
啜饮时,竟能懂得彼此诗意的锋芒。一段静默慢饮,就能让浪花在喉间完成一次完美的回甘。那滋味,该是诗意的“桃园结义”。
此刻的觉华岛已经收纳在期待许久的茶艺中,仅为一眼无人问津的沧海夜色,续写,潮汐轻啄海岸的默契,或者天意……
八、菩提
觉华岛的菩提,是在觉华岛的根须上生长的。
它的每片树叶子都是绿色的耳朵,收集禅声与潮汐的倾诉,收集海天一色的情话。
当海风翻动经书,树影就长出梵文的鳞片:那些被晒干的贝壳舍利,在沙滩上拼出褪色的曼陀罗,以及游子遗落的心经。
我们仰头时,树冠正把云絮纺成转经筒的轴,而某粒坠落的菩提子,在礁石缝里,默默探寻新鲜的祈愿,收藏尘世的心事。
沧桑之后的我们,懂得年轮或为念珠。
我们双手合十的那一刻,在我们来往的船票上,已经印就了日月圆满的印戳。
九、海滩
阳光在浪尖上撒糖,游人像融化的冰淇淋,被潮水沐浴成媚人的曲线——
你看,五彩斑斓的比基尼飘动着,如花的阳伞慵懒着,沙滩上冰镇啤酒的气泡正从瓶底向上逃逸。嬉戏宛如散文诗凌乱的韵脚,一种美韵充满海湾的舞台……
有人用脚趾,在湿沙上写诗,浪一来就带走韵脚,只留下几枚贝壳盛满咸味的空耳语。
只有挽着裤腿浅浅站立的人,且留着裙摆的诗意,在一根乳白色的雪糕上,舔舐惬意的游曳的意境……
十、遗址
觉华岛的遗址依旧残留血腥。
那一处滩头的礁石林立,任海潮怎样的浣洗,夜晚,或幻听刀光剑影的厮杀。
无需评判,都应是民族气概的古迹在沧海的见证。
肃然起敬,自问,今天的我们可否植入那样的血脉,无愧于沧海和昂着头颅的岛屿。
英雄不朽,民族不朽!
十一、归航
当我们收起浪花编织的缆绳,觉华岛也用退潮的姿势,在菩提树的身后收藏着我们的足迹。
收拾行囊时,诗意仿佛墨渍未干,余音悠长。
于是,典藏几枚觉华寺檐角的风铃声,夜宿海滩的脚印,和脚印边一些散落的乡愁。回望默默礁石旁边 我们遗留的倒影,是否染成了琥珀色。
渡轮切开海面,然有鸥鸟叼走整座岛的影子跟随——
鸣响一声汽笛,向渤海臂弯处漫溯。
满载一船向美的星辉,在渔岛的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回望是别离的心曲。
海浪也为我微澜默默,默默记忆是归程的觉华!
惬意的,我走了,正如我惬意着来,我掂一掂衣兜里的菩提子,只想带走觉华的一片云彩……
2025.8.22
【作者简介】荆枫(额尔德尼●巴特尔)
武长春,常用笔名荆枫,蒙古族名字:额尔德尼·巴特尔。辽宁蒙古贞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 在《航空画报》《鸭绿江》《新蕾》《乌兰山》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诗多篇。著有诗集《荆枫》《思恋原野》《经年的诱惑》等三部。 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阜新分会副会长,阜新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阜蒙县作家协主席团成员、诗词学会副会长、朗诵艺术学会会长。电话:15841806399。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