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过去了,亲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日渐稀少,伤痛的记忆,似乎已被时光冲淡。我们,在纪念什么?

纪念,为了铭记
这个孩子浑身是血,无助地坐在站台上,他的父母全都遇难。1937年8月28日,聚集在上海南站的平民遭遇日军的疯狂轰炸,死伤无数孩子的哭声,在废墟上回响。
我们这代人,并未亲历过战争,但这些触目惊心的影像告诉我,我们的同胞曾经历怎样的杀戮和绝望。

这样刻骨的伤痕在那时的中国大地上,比比皆是,南京城内30多万人惨遭屠戮,大同煤矿“万人坑”里死难者遗骸层层叠叠,重庆上空响起的无数次警报中,数万生灵陨落焦土,抗日根据地一次次遭遇,“烧光、杀光、抢光”百姓被杀,家园被毁。

14年抗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930多座城市被先后侵占。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多少被战争碾碎的人生、多少没能长大的童年、多少再未相逢的别离,是这片土地上
永远的伤疤。
我们不断抚摸这道伤疤,因为历史需要被反复讲述。如果挨打的人都忘记了,那打人的人还会记得吗?当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阴暗的角落里沾满鲜血的屠刀仍在享受香火,篡改历史的笔仍企图颠倒黑白。
我们纪念是要永远记住它曾有多疼,是要铭记民族的牺牲、历史的真相,是要为那些无法瞑目的同胞捍卫还没能讨回的公道,将正义的旗帜扎进时间的长河。

纪念,为了传承
一位父亲在白布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死”字,送给即将出征的孩子,让他“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我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心痛,又是怎样的悲壮。
当铁蹄践踏家园,无数英雄挺起铮铮铁骨,他们无一不抱着必死的决心“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怒吼里,有杨靖宇牺牲后胃里的草根、树皮和棉絮,有四行仓库中战士们绑满全身的炸药,有硝烟下舍命传递的鸡毛信,有无数共产党人顶在抗日战争最前线,作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有每一个中华儿女用同一个心跳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今天,当我们走过张自忠路、尚志大街、一曼街,当我们来到左权县、靖宇县、黄骅市,我们看到英雄们的名字写满祖国山河,他们不屈的精神已化作永恒的路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我们纪念是要为英烈们献上最崇高的礼赞,是要铭记民族危亡时刻每一个对“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最具象的回答,是以过往告诉未来,要用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跨越一切艰难险阻、续写英雄们未竟的征途,前进,前进,前进进!

纪念,为了和平
这位医生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曾经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名八路军重伤员做了手术,他来自万里之外,最终倒在中国抗日的战场上,这是怎样的道义和情谊!

80多年前东方主战场上中国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有力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的抵抗力量,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与人民也支援着中国。
中苏携手在大漠戈壁开辟一条国际“生命线”驼峰航线,飞虎队2000多名美籍飞行员牺牲,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美国的约翰·马吉冒着巨大风险保护南京民众
记录下日本侵略者残暴行径,他们的友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正义从不会孤军奋战,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经历的人们站在同一面旗帜下并肩战斗,“欲免后世再遭战祸”《联合国宪章》的序言中的宣示正是饱受战火摧残的人类共同的期盼。
今天,世界再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当“强权即公理”沉渣泛起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我们纪念,是要告诉历史我们拒绝遗忘,今天的安定生活绝非上天的馈赠,而是无数双手从历史深渊里奋力托举。

我们纪念,是要告诉未来我们不为点燃仇恨的火把,只为发出深刻的警醒,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我们纪念,是要告诉世界,历经苦难、浴火重生的中国坚定捍卫和平的信念,呼唤所有善良的人们以史为鉴,携手创造和守护人类共同的繁荣美好的未来!
告诉历史,告诉未来,告诉世界,我们不忘,永远不忘!

李家新:淮北矿业机关退休职工,中国朗诵联盟会员,国际朗联主播,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会员,淮北相之韵朗诵艺术团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