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人探古词牌“倚声”之路
一一读中学教师、诗人杨旭玉《湘土倚声》有感
文/冯志清(上海)
最近,我从新书快讯中获悉,湖南一中学教师兼作家杨旭玉的一部有关诗词新著《湘土倚声》已由西安出版社付梓出版。因杨旭玉是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有朋友转辗鼓励同是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的我,为杨旭玉此新书写个几千字的题序。开始我有些犹豫。因为,我与杨旭玉,虽同是化工作家协会会员。但,我在上海,他在湖南,至今尚无交集。所以不敢冒然应承。
不过,朋友的鼓动,亦使我抽空关心起,这位远在湖南的同是中国化工作协作协的会员同行。
原来,杨旭玉,湖南湘西人,中文系本科毕业,爱好文学写作。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怀化市诗词楹联家协会理事,“中方联韵”线上培训班特聘授课老师,《华清国际教育》编辑部主任。曾参与编写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古文读本》,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湘土文心——高中语文老师下水文集锦》,并参编《古文读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这次出版新著《湘土倚声》,是其继之前出版个人文学诗词类专著《湘土琢玉》、《湘土吟律》之后的第三部;也被称为杨旭玉诗词专著《湘土琢玉》、《湘土吟律》、《湘土倚声》三部曲。由此杨旭玉被称为是湘楚大地古典文学领域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是名至实归的。
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我对杨旭玉的为文学创作主张,展示其文学心路历程产生了兴趣。别的不展开了。谨就杨旭玉此次了诗词新著《湘土倚声》,作为其诗词文学创作“三部曲”而言,我发现杨旭玉特别注重“湘土”,进而就其诗词的创作,今别演绎为“啄玉”、“吟律”与“倚声”。我从初读杨旭玉的诗词文学创作“三部曲”,犹其是此次新著的字里词间,读出了作者浓浓的“湖南、湘西、怀化”的“故乡情”、“故乡爱”、“故乡思”。这应该与杨旭玉的家庭世代传承,个人出生、学习与工作环境的长期熏淘,而产生的情、爱、思有关。至于他用“湘土”两字作概括,不仅有文学诗意的考量,更是为让自己的文学创作之题扎根于“湖南”、“湘西”、“怀化”的土地之上,而更有生命力、更有“湘土”特色,而有别于其他!
难怪怀化市《边城晚报》2024年11月6日,以自豪的口吻刊出题为《厉害,这位中学老师一年出版二部著作》为题的特别报导:杨旭玉,出生在中方县接龙镇桥头村的一个小山村,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古诗词。2023年9月入职怀化市郡永实验学校。嗜好古诗词,爱好写作,2013年获江西南昌“爱心杯”对联比赛全国一等奖,同年获山西黎侯古城对联比赛全国优秀奖,获2023年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诗歌组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2021年第二届全球华人“好家风好家训”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可见,杨旭日,生于“湘土”、热爱“湘土”、耕作“湘土”、成就“湘土”,亦得到了“湘土”的媒体的高度认可。
从杨旭玉的“湘土”系列诗词“三部曲”第三部《湘土倚声》来看,这是他从自己日常诗词创作积累数以千计作品中,侧重于纯按古词牌分类排列,精选了近500首古词新作。既以区别于《湘土琢玉》、《湘土吟律》;又作为“湘土”系列诗词“三部曲”的收冠之作。
众所周知,“倚声 ”者,词的别称之一也,源于配乐填词的创作方式。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与词体密切相关的术语,“倚声”,特指按照乐调曲拍填制歌词的创作方式。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最初被称为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其中“倚声”也是词的别称之一。其起源于隋唐燕乐系统,因配合新兴乐曲演唱,被视为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倚声与音乐紧密关联,词调名称如《卜算子》《采桑子》《满江红》等称为“词牌”,填词者需依声律格式创作。南宋时期,辛弃疾等词人通过化用楚辞句式拓展了倚声的艺术表现力。清代“骚雅”准则的提出进一步确立了倚声对楚辞含蓄特质的继承。如今,当代湘楚大地古典文学青年才俊杨旭玉,以“倚声”作为其“湘土”系列诗词“三部曲”的收冠书名,想来亦有在“湘楚大地”上传承并拓展“倚声”古词牌文学之凤愿。
笔者志清依据西安出版社刚刚付梓出版的《湘土倚声》小,初初拜读,印证了杨旭玉立志扎根“湘楚大地”日常生活与教学实践,依古词牌,潜心创作具有杨旭玉“湘土特色”的“倚声”,已获累累硕果。
据笔者志清通过在湘楚、在湘西、尤其在怀化地区与杨旭玉有联系的诗友们介绍,
首先,杨旭玉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勤奋多产”诗歌词作家。单从当地主流诗词微信群可见,杨旭玉几乎每天都有“倚声”作品发表,有时一天“倚声”新作还一止两三首。诗友们起先以为杨旭玉或许是一名退休、清闲的退休老教师;后来知道他出了书,才知他还是一名在职的中学教师。工作如此繁忙,还天天有“倚声”创作。其“勤奋多产”令人肃然起敬。
其次,杨旭玉的“倚声”创作内容,大都取材于其日常生活于湘楚、湘西、怀化、学校、教学、师生、家庭、朋友、旅游、社交、时事……,乡土气味很浓;民风、家风、校风很重;教学、实践、研究很深;花前月下、牢骚小道不涉。其“乡土实践”令人由衷赞叹。
同时,笔者志清作为一名业余古词牌习作爱好者,从初初拜读杨旭玉的《湘土倚声》大作,深感杨旭玉不愧是中文系本科出生专业中学语文教师,对古词牌的“倚声”,有他的独特考量。
首先,从杨旭玉书中精选发表的近500首“倚声”作品看,浅及近百个古典词牌。说明他对作为国粹的约870余古词牌的历史典故与人物、钦定词谱、音乐曲调演变、诗词名句提炼、不同的代表格,柏词牌文学价值都了然于心。所以,其“湘土倚声”创作,能得身应手,达到词牌与“倚声”自然相融。给读者印象,即非生搬硬套,也非词不达意。而是词牌“倚声”内容,适合般配,选词格严谨。可吟可颂可唱。
其次,读杨旭玉的《湘土倚声》,几乎每首“倚声”,不仅严格按钦定词牌、特定范格,严格字数、句数、平仄和押韵规则,而且填词时,都自觉兼顾精确匹配曲调的旋律起伏与节奏变化,照顾到四呼五音的运用,开口呼、齐齿呼等湘楚、湘西、怀化当地发音方式与曲调情感匹配,力求达到可吟可颂可唱可记。有兴趣的诗友读者不妨可择其一试。
第三,读杨旭玉的《湘土倚声》,几乎每首“倚声”,都分别与年龄、个性、故乡、家庭、职业、时代、兴趣、现代社会价值观、公序良俗…相关与般配。这,初看似乎为“倚声”创作,带来了难度。但,依笔者看来,这正是杨旭玉古词牌“倚声”创作的特色精华之所在。有兴趣的诗友读者,若细读杨旭玉的《湘土倚声》,可体会到杨旭玉的《湘士倚声》创作价值在于,他的“倚声”功于钻研,能天衣无缝、润物无声的达到现代人,以现代事“倚声”古词牌创作,依然要自觉遵守“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的规叫,即通过声律的调整来适配音乐节奏,而非单纯配乐。这,看似对当代词作者为难;其实是对当代词作者对古词牌习作与“倚声”创作的严格自律!
以上这一切,看似很难。但,我所尊敬并乐意推崇的、至今未曾谋面、也无直接交流过的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怀化市诗词楹联家协会理事,怀化市中学语文教师,已被当地怀化市当地媒体称为“湘楚大地古典文学领域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一一诗人杨旭玉做到了。有读者不信?笔者志清慎重建议:找到杨旭玉的新作《湘土倚声》,任选几首读几遍,再想一想即可!
一一2025年9月5日於上海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