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亲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到了,大武弟在老屋里的桌子上,父母亲的照片前,点香摆上供品。仅管母亲离我们而去己经五年了,我们总感到她还在家里。
我至今还珍存这张照片。这是娘生我第二年在照像馆里拍照的,她那时年轻又漂亮。她披肩发,头戴八角帽,身着列宁装,昂起头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娘还曾给我说:“要不是有了你,我就报名参加了志願军啦”
娘小时候很苦。日本鬼子攻占徐州时,市民们疯涌的往乡村跑。姥姥就是在庄稼地生了我小舅,炮火连天的又喝了生水。不到一年姥姥就病逝了。那时娘才8岁,小舅还不满一岁。尽管姥爷又娶了新姥姥,她又带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娃。可以说母亲和小舅还是个没娘的孩子。娘小时候也很想读书,甚至她还送过继母的孩子去学校,但由于姥爷的旧思想作怪,也耽误了母亲的人生前程。母亲与我父亲结婚时,她才17岁,却又是一段悲摧的婚姻。
娘虽然没有文化,却是我的首任老师。她从小教我拉风箱、团煤球,买粮买菜,挑水做饭,还要照看弟妹们。可我毕竟也是个孩子,老想外出和小伙伴玩耍,或者忘了头天的做菜方法,为此我也挨了不少次打骂,甚至以饿饭来处罚。
娘支持我读书。我是弟妹们的老大,更能体会父母亲的辛苦。父亲是七级木工,在那个年代可算高收入了,但因孩子多,日子过的还是很拮据的。俗话说:"半大儿子,吃死老子",我们除了妹妹外都是男孩,正是能吃的时候。按当时粮食定量标准,我们家是既缺粮也缺钱,母亲一边养育我们,一边又四处打工。一次她累病了,我利用寒假去顶工。那上房泥、往屋顶抛瓦砖的活,夜晚归来时,我的手指关节痛的都合不拢。那是我第一次体会了母亲的辛苦。1965年春天,父亲拿来了一张招工表。我那时正像高玉宝那样的渴望读书,我想考大学,学医或者学俄语专业。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时,她毅然决然的支持我继续读书,这让我万分感激我的母亲!
父亲像牛一样的人生,拉我们成人,又给我们打家俱期盼我们成家,尚未得到我们孝敬他时,他却离开了人世间,让我们抱憾终生又深深地愧疚!30年来,母亲靠着她坚忍不拔看护我们,当看到我们一家又一家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她是那样的开心!我儿子结婚那天,大家给奶奶披红敬酒。我们还在四弟新住房合影留念。2016年8月,我的小孙子文文出世了,娘成了太奶奶啦,她抱起重孙更是洋洋得意,又骄傲地说:“今年,我家添了三只猴!”
母亲为养育我们放弃工作,干了多年临时工。她生前念念不忘的说:“还是共产党好,我老了还得到一份退休工资!”,她脸上常常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母亲这辈子与父亲辛辛苦苦养育了我们兄妹七个,还带了九个孙子孙女。用母亲的话讲:“我也是为人民服务!”
娘的健在,就是我们儿女的幸福港湾。她是一棵苍劲的大树为我们遮风避雨,又似一轮红日给我们无限温暖。愿天下的儿女们,都学会感激我们的老人!
作者简介:
程鹏,笔名:沙中柳,1949年5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原青海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党委工作部长,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青海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人联谊会名誉会长。2015年9月,诗词《春到西宁》荣获首届全国诗词名家神州行(苏州)特等奖。2016年被授予“中华诗词100位优秀传承人”称号。2017年11月荣获第三届全国诗词名家神州行(福州)优秀诗词家称号。2020年9月诗词《好官尕布龙》荣获第六届世界杯一等奖。2023年4月荣获第十九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金奖。2024年4月荣获第九届诗词世界杯大赛特等奖。2016年4月散文《玉树行色》荣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荣获中华散曲《白雀奖》三等奖。著有个人诗文集《清清麒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