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素食者》点滴体会
汪小波
诺奖作品《素食者》主人公英惠的极端行为,是生活在父权社会中女性遭遇的真实折射,也是女性的无声反抗。吃肉情节表现出了人们普遍对父权社会的臣服。不难联想到,在毫无人权可言的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普通民众在帝王将相的眼中,连蚂蚁都不如的动物,这些畜牲们想杀就杀,想打就打,且杀人的花样令人发指。如剥皮、腰斩、车裂、凌迟、缢首、烹煮、宫刑、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灌铅、抽肠等等。这种无视人权的逆天暴行,让今天的后人们深感莫大的耻辱。可见,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权思想,其意义是何等重要。
这种赤裸裸对生命的漠视,与贪官们吸食百姓血汗,有何分别?帝王将相刽子手们让人立即痛苦而死,贪官们却让人慢慢被吸血而亡。例如,个别医院院长甚至科室负责人,贪病人钱财;学校校长在食堂、校服、教辅和基建等方面,贪家长血汗。善良的民众,无法容忍腐败之恶毒。
英惠对素食的选择,是对吃人的父权社会的反叛。这对于儒家文化圈的人们来说,具有强烈震撼的重大意义。在道家文化体系下,大自然万物的生长,没有人为的干预,自然而然,不也欣欣然茁壮生长吗?这就是英惠吃素的逻辑,她渴望像树木一样,无为而自由地生长,获得人性的自由,反映出了对暴力的逃离。即主人公英惠试图通过消除欲望,来获得人应享有的平等与自由,这是小说借英惠所要表达出来的人权意识。
“你不吃肉,全世界就把你吃掉”,既表达了英惠是个坚定的素食主义者,又反映了英惠母亲的关爱的愤怒心情。现在,有的青年人,对待父母的关切与关爱,全部误读为“道德绑架”,这是何其可悲的事情啊!对于这种个人主义观念的泛滥,我们应该予坚决的反对。
从强迫女儿吃狗肉的父亲,到利用妻子身体满足欲望与社交需求的丈夫,反映了女性所遭遇的家庭暴力,而姐姐则通过妹妹作为镜子而逃离暴力,从而获得的觉醒,使小说的意义得以升华。聪明的人,总是期望从别人的失败教训中,获得智慧的人生。对于喜欢文学作品的人来说,书籍更能让人获得思想与智慧。做一个读书人,行动起来吧!
英惠为逃避与人交往,选择做只需要阳光和水的一颗树,生出了种种心理问题。人需要社会化,尤其是人一降临人世间,年青的父母们必须通过种种方式,让孩子们融入社会。西方社会泛滥的强烈个人主义,事实上已制造出了大量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当下的中国,无数的人宅在家里玩手机、玩电子游戏,吃零食获得快感,拒绝与社会接触,拒绝与人交往,值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英惠童年时遭遇的家暴,是造成英惠心理扭曲的重要因素。子女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件重要的事情。父母的全部言行,会全部进入到孩子的潜意识之中,不知不觉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左右孩子一生的命运。反观自己会发现,我们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人的心理问题,若要归因,绝大多数来自家庭的不良教育。
家庭教育只需要爱就足够了。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应提供爱而不应制造负面心理环境。让孩子脸上天天都有发自内心的幸福灿烂笑容,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
一个提供了爱和安全感的家庭,孩子成年后,大概率是心理健康者。父母应以合乎崇高道德品质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子女,成为子女的表率,与之共同进步。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常常充当霸凌者的角色,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中而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为了获得安全感需要,而去说谎,而干坏事。成人之后,成为社会的负担。常言道,不诚实的娃娃,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来自家庭,而与学校和教师关系不大。
汪小波,四川省夹江中学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曾任多届夹江县政协常委、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曾获乐山市优秀人才、乐山市优秀教师、夹江县首届名教师等称号。发表论文论著80多篇(部),有多个教育科研课题获省市成果。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