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9月4日星期四,37度高温,天气闷热。周四组有11名志愿者参加了今年第31场志愿服务活动,是今年入夏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早上八点半公园南门一开门,志愿者许可秋老师就站在搁笔亭前,她热情地迎接第一批游客,给游客们介绍搁笔亭的来历。此时,组长周智敏正拎着从公园管理处领的11瓶黄鹤楼矿泉水,快步穿行在蛇山山道上,他要把黄鹤楼矿泉水送到每位志愿者的手里。
荣誉志愿者沈静娴老师在家里精心准备三份小礼品:武汉旅游打卡图,她从公园东门进园,爬山越岭逐一送到三个讲解点。志愿者刘常安老师则把这份武汉旅游打卡图制作成电子版发到小组群里。周智敏将沈老师做的武汉旅游打卡图送给了来自云南昆明的大学新生李云春一家人,将刘老师做的武汉旅游打卡图电子版发给了来自山西晋城的大学新生刘星宇一家人。这两个家庭都是送孩子到武汉上大学,她们非常喜欢这张武汉旅游打卡图。刘星宇同学是汉口学院大一新生,她在诗享黄鹤楼工作笔记本上留言:“深刻的感受到了武汉的文化氛围,祝武汉越来越好。”。而云南昆明人李云春是在黄石市湖北师范大学读研一,她在小红本上留言:“武汉江城,登楼游江,景色宜人,人民热情,英雄之城。祝武汉越来越好,谢谢周老师团队!”
多么美好的祝福,英雄之城,人民热情,祝武汉越来越好!
《周讲黄鹤楼》2025—32
2025年9月4日于黄鹤楼公园岳飞广场
周智敏是武汉市文明市民、武钢十佳退休职工,自2015年起投身志愿服务。他担任第十届武汉园博会展园园长志愿者队长,带领团队获中央文明委“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个人获园博会突出贡献奖。2017年至今,他在黄鹤楼公园担任诗词讲解志愿者,累计服务超1100小时,接待游客数万人次,获千余条好评,被评为黄鹤楼“优秀志愿者”。他创作《每日一诗赞园博》《每日一诗赞黄鹤》《每日一歌唱黄鹤》等诗歌2000余首,通过抖音、视频号传播黄鹤楼诗词及武汉精神,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志愿精神的公益典范。
来源 |作者
编审 |黄现
编辑 |长久
出品 |海内外文学联合会